“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28章 君忧臣省

第28章 君忧臣省 (第1/3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乖软宿主!钓懵了末世偏执怪物 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明朝皇帝往事 四合院:重生54,开局成为战神 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 赵匡胤演义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四合院:开局请何大清回归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大明抄家王 穿到古代后我成了小哥儿 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 不是死遁,我只是冲业绩!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娇小玲珑的芈瑶

角色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心怀天下,致力于建立一个稳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王朝,时刻为国家的治理和百姓的生活忧心。

李善长:明朝开国丞相,足智多谋,跟随朱元璋多年,在明朝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协助朱元璋处理政务,对朝廷事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见解。

刘伯温:朱元璋的重要谋士,神机妙算,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在国家治理和决策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深受朱元璋信任。

徐达:大将军,战功赫赫,为明朝的统一南征北战,性格沉稳坚毅,虽专注军事,但也关心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百姓的生活。

汤和:明朝开国名将,与朱元璋交情深厚,作战勇猛,为人谨慎,在朝堂上也关注着国家的发展和民生问题。

宋濂:着名学者、文学家,被朱元璋尊为“五经”师,负责文化教育等事务,对国家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责任,也关心国家的整体发展。

户部尚书:掌管国家财政、税收等事务,对百姓的生活状况和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了解,深知民生问题对国家稳定的重要性。

吏部尚书:负责官员的选拔、考核等事务,明白官员的素质和行为对国家治理的影响,在朝堂上参与讨论国家治理和官员管理等问题。

第一幕:早朝之问

时间:清晨

地点:奉天殿

旁白:天刚蒙蒙亮,奉天殿内已经灯火通明。朱元璋身着龙袍,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殿下,李善长、刘伯温、徐达、汤和等一众文武大臣整齐排列,等待着早朝的开始。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众爱卿,今日早朝,朕有要事与诸位商议。朕近日一直在思考,古之贤君常忧治世,而古之贤臣亦忧治君。贤臣之忧治君者,君常安,明主之忧治世者,世常治。如今我大明土宇日广,斯民日蕃,可朕的心却从未有一日安宁,诸位爱卿可知为何?

旁白:朝堂上一片寂静,大臣们面面相觑,似乎都在思考朱元璋的问题。过了一会儿,李善长上前一步,拱手行礼。

李善长:陛下,臣以为陛下之忧,在于久困之民尚未完全苏息,抚绥之方亦未尽得宜。如今虽天下初定,但百姓历经战乱,生活困苦,若不能妥善安抚,恐生变故。

朱元璋(微微点头):善长所言极是。朕日夜忧心,就是担心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如今我大明虽已建立,但根基未稳,若不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江山如何能稳固?

刘伯温(出列,恭敬地说):陛下圣明。臣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制定合适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鼓励农桑,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同时,要加强吏治,确保官员能够切实为百姓服务。

朱元璋(看向刘伯温,眼中露出赞许的目光):伯温所言,正合朕意。如今官员队伍中,不乏一些贪图官位俸禄,对生民之利病漫不经心之人。若任由这些人胡作非为,我大明的江山必将岌岌可危。

第二幕:户部之策

时间:早朝继续

地点:奉天殿

旁白:朱元璋的目光在群臣中扫视,最后落在户部尚书身上。

朱元璋:户部尚书,你掌管国家财政,对百姓的生活状况最为了解。你说说,如今该如何安抚百姓,让他们尽快恢复生机?

户部尚书(连忙出列,跪地奏道):陛下,臣以为当前应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战乱之后,百姓土地荒芜,生产停滞,若赋税过重,百姓难以承受。臣建议,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进一步减免部分地区的税赋,尤其是那些受灾严重的地区。同时,朝廷可以拨出专款,用于兴修水利,改善农田灌溉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

朱元璋(沉思片刻):嗯,减免税赋、兴修水利,这些都是利民之举。但朕担心,朝廷的财政能否支撑这些举措?若财政出现亏空,又该如何是好?

户部尚书:陛下,臣已仔细核算过。虽然短期内减免税赋会使财政收入减少,但从长远来看,百姓安居乐业后,农业生产恢复,商业也会逐渐繁荣,届时税收自然会增加。而且,兴修水利等工程,不仅能促进农业发展,还能创造就业机会,让百姓有收入来源,这对稳定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

朱元璋(微微颔首):好,就依你所言。此事你要尽快落实,务必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

第三幕:吏部之责

时间:早朝进行中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我的姐姐是傲娇 无量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