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陛下,除了考试内容,考官的选拔也不容忽视。要挑选那些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官员担任考官,他们能够公正地评判试卷,选拔出优秀的人才。同时,可设立严格的考官考核制度,若考官失职,予以处罚。
朱元璋:丞相所言极是。吏部尚书,要精心挑选考官,确保他们能胜任此重任。
吏部尚书(出列,跪地领命):臣遵旨!臣定会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员担任考官,为科举考试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户部尚书:陛下,科举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臣建议,在各地设立专门的科举经费,确保考试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家境贫寒的考生,可给予一定的资助,让他们能够安心参加考试。
朱元璋:准奏。科举关乎国家未来,不可因经费问题而有所延误。要确保每一位有才华的学子都能有机会参加考试。
第三幕:外事之议,番邦求贤
时间:稍后,讨论科举对外事宜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旁白:此时,太监高声通报。
太监:陛下,高丽使者、安南使者求见。
朱元璋:宣他们进来。
(高丽使者、安南使者进入大殿,行礼后)
高丽使者:陛下,听闻大明开科取士,且允许我国士子参加,我高丽国王十分欣喜。特遣臣前来,了解科举考试的详细情况,以便我国士子做好准备。
朱元璋(微笑着说):高丽乃我大明友好邻邦,欢迎贵国士子参加科举。礼部尚书,你向使者详细介绍一下科举考试的相关事宜。
礼部尚书:使者请听好。贵国士子可在本国参加乡试,考试内容与我国相同。若中式,便可赴京师参加会试、殿试。考试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只要有真才实学,皆有机会入朝为官。
安南使者:陛下,我国也十分重视此次科举机会。但我国士子对经义、策论等考试内容的理解可能与大明有所不同,不知在评判标准上是否会有所差异?
刘伯温:使者不必担忧。科举考试虽有统一标准,但也会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在评判试卷时,考官会综合考量考生的学识、见解和才华,只要符合“怀材抱德之士,务在经明行修,博古通今,文质得中,名实相称”的标准,都会给予公正的评价。
高丽使者:如此甚好。我高丽国定会选派优秀士子参加科举,与大明学子相互切磋,共同进步。
朱元璋:好!希望贵国士子能在科举中取得优异成绩,为两国的友好交流做出贡献。
第四幕:君臣同忧,心系民生
时间:之后,讨论完科举相关事务,朱元璋谈及治国理念时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众爱卿,朕今日还有一言。朕以为“君臣同忧,方可治世”。古代贤君常忧治世,贤臣亦忧治君。如今我大明疆土日广、百姓日蕃,但久困之民未尽苏息,抚绥之方未尽得宜。朕希望诸位爱卿能与朕同忧,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和百姓的福祉努力。
李善长:陛下心怀天下,臣等深受感动。臣定会尽心尽力,辅佐陛下,关注民生,制定合理政策,让百姓早日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兵部尚书:陛下,军事乃国家之保障,臣定会加强军队建设,确保边疆安宁,为百姓创造一个和平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会关注军队中的民生问题,让士兵们安心服役。
地方官员代表:陛下,臣等在地方上,定当贯彻朝廷政策,关心百姓疾苦。积极推行垦荒、兴修水利等措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让百姓安居乐业。但目前地方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地区土地兼并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恳请陛下指示。
朱元璋:土地兼并乃民生之大患。户部尚书,你要会同地方官员,严查土地兼并问题,确保百姓有地可耕。对于那些肆意兼并土地的豪强大族,要依法严惩。
户部尚书:臣遵旨!臣将立即着手调查,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保障百姓的土地权益。
第五幕:展望未来,共铸盛世
时间:朝会接近尾声
地点:应天,奉天殿
朱元璋:诸位爱卿,今日朝堂所议之事,关乎我大明的兴衰荣辱。科举取士,为国家选拔人才;君臣同忧,为百姓谋福祉。朕希望诸位爱卿齐心协力,将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为我大明开创万世基业。
众大臣(齐声跪地):臣等定当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共创大明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