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83章 洪武七年五月

第83章 洪武七年五月 (第4/5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三国如烟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戏说嬴政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 情牵盛世恋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绮、布匹。”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进膳礼,要简约而不失庄重。僧祖阐、克勤等出使日本,促进了两国文化交流,赏赐以示嘉奖。日本赆马,受之亦彰显两国友好。安南陈煓遣使谢恩,赐文绮、布匹,以表我大明的宽厚。”

【旁白:日本与明朝在当时有较为频繁的文化和贸易往来,僧祖阐、克勤等的出使,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安南,即现在的越南,是明朝的藩属国,朝贡和谢恩等外交活动,体现了两国的宗藩关系。】

【牛谅(领命道):“臣遵旨,会安排相关事宜。”】

第十五幕:灾害祭祀,甘霖终降临

【时间】:户部尚书杨靖出列,奏报灾害与祭祀之事。】

【地点】:奉天殿

【杨靖(恭敬地说):“陛下,是月,河间府等多地蝗灾,已命捕之。另外,陛下躬祀太岁等诸神后,大雨降临。”

【朱元璋(微微点头,说道):“蝗灾关乎民生,务必全力捕杀蝗虫,减少灾害损失。祭祀诸神,乃我大明祈求风调雨顺之举。如今大雨降临,亦是上天庇佑我大明。”

【旁白:河间府位于今河北沧州一带,是北方的重要地区。蝗灾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朱元璋对蝗灾的重视,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祭祀诸神,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在当时也是一种安抚民心、祈求福祉的方式。】

【杨靖(领命道):“臣遵旨,会继续关注蝗灾情况,确保百姓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第十六幕:詹同致仕,朝堂忆往昔

【时间】:朝堂上,气氛略显凝重。】

【地点】:奉天殿

【吏部尚书詹同出列,神色哀伤地奏报。】

詹同(语气沉痛):“陛下,翰林学士承旨詹同致仕。”

【朱元璋(微微叹息,神色感慨):“詹同一生,为朝廷尽心尽力。他字同文,徽之新安人,早年追随朕,在征伐、礼乐、刑政等诸多方面都贡献卓越。如今他致仕,朕心有不舍。”

【旁白:詹同,安徽新安人,在明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致仕,让朝堂上众人回忆起他的过往功绩,也为他的离去感到惋惜。】

【詹同(领命道):“臣遵旨,会安排好詹同致仕的相关事宜。”】

第十七幕:朝会落幕,前路共瞻望

【时间】:随着詹同致仕一事的奏报结束,奉天殿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众人似乎都沉浸在对詹同过往贡献的回忆之中。】

【地点】:奉天殿

【朱元璋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沉默,目光再次威严地扫视着群臣。】

朱元璋(语重心长,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朝堂诸事,桩桩件件,皆关乎我大明的兴衰荣辱。从史策编纂到祭祀税赋,从军事行动到外交往来,从官员任免到民生疾苦,无一不是国之大事。众爱卿,你们肩负着辅佐朕治理天下的重任,切不可有丝毫懈怠。”

【群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臣等谨遵陛下教诲,愿为大明的繁荣昌盛,肝脑涂地,万死不辞!”

【这时,户部尚书杨靖再次出列,脸上带着一丝犹豫,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

杨靖(恭敬而又略带担忧):“陛下,臣还有一事,虽为琐碎,但关乎百姓生计,不敢不报。近来民间有传言,部分地区的粮商趁灾哄抬物价,尤其是在受灾的真定、澧州等地,百姓苦不堪言。”

【朱元璋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眼中闪过一丝怒色。】

朱元璋(愤怒地说):“这些粮商,竟如此胆大妄为!民以食为天,在百姓受灾之时,不思相助,反而哄抬物价,扰乱民生,实在可恶!杨靖,你即刻派人彻查此事,一旦查实,严惩不贷!”

【杨靖(连忙领命):“臣遵旨,定当全力彻查,还百姓一个公道。”

【刑部尚书周祯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周祯(沉稳地说):“陛下,臣以为,可借此机会,整顿市场秩序,完善相关律法,对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行为制定明确的惩处措施,以绝后患。”

【朱元璋微微点头,神色缓和了一些。】

朱元璋(赞同地说):“周爱卿所言极是。律法乃国之根本,要让不法之徒知晓,触犯国法,必将受到严惩。此事就交由刑部与户部共同商议,尽快拿出可行之策。”

【周祯与杨靖齐声应道:“臣等领旨。”

【礼部尚书牛谅也出列奏道。】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