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招兵役,实在让人疯狂,只怕所有人都要打破脑袋来当兵,玉骨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她只要精兵,不能打的不如回家种地。
圭末已经疯了,“先不说以后每年,就一年五十二个铜贝这哪是养兵啊,这是养少爷。”
玉骨嗤之以鼻,“不用各位长老出钱。”
圭末:“那感情好。”
这三千五百人的军队,第一年就要发一百八十二金的军饷。
加再上每个士兵的吃用,兵器、车、甲,粗略算下来,需要二百七十金。
但是每个士兵的军饷拿回家,至少还能养活两个成年劳动力。这就多了七千人去耕种,这样才能恢复生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原来一万的兵,去掉的将近七千人,每人给两个铜贝买谷种回家种地。
然后再招募劳力去挖渠修堤,充当劳力期间提供粮食,满一年后每人分十亩地,又可以回家种地了。
收粮吃饱饭,让更多的人活下来,就是第一要紧的事。不能再成片成片的饿死人了!
玉骨把以上要颁发的法令向六位长老说了一遍,第一批粮食收上来之前,所有的钱,她个人出面管司空府借。
“各位长老,我出的这些主意都是为了救申屠氏,你们不会什么都不做就这么看着我,指望我一个人养活你们吧?”
接下来就是让六个长老交权、交地、交钱。
“现在普通农户,每年的收益分十成,三成归自己,七成归氏族。不知道各位长老种过地没有,现在水患肆虐,动不动就要颗粒无收,这样的规制族众们怎么能吃饱饭?”
“我看了下申屠氏的账册,现在共有八千户,关山的田地总共就两万一千六百亩,不到二百二十顷。”
“每户五到七人,平均不到三亩的田,活下来真是个奇迹啊。”
“从今日改过来,农户们的收成,七成归自己,三成归氏族。原本归氏族的七成里,三成归各位长老,四成归公,由大首领掌握,养兵、纳贡你们都要出一半。”
“现在兵不用你们养,每年去帝都纳贡的事也不用你们管,余下的三成给你们两成,我只要一成。”
圭末刚要说话,竽及和木拔也似有意动,玉骨冷声威慑:“我是大首领我说了算,就这么定了,我劝各位不要不识好歹。”
“各农户的种子钱都是我出,你们要是不想出钱就给我闭嘴!”
再就是让各位长老释放奴隶。两个选择,第一,释放一个奴隶给两个铜贝,这是当下最高价。第二,奴隶变成耕农后,都会把种十亩地的粮食分他们一成。
然后还告诉他们,她能让一个奴隶有六十亩地种。
至于地从哪来也是不用你管,你少打听。不相信就直接拿钱放人。
六个长老中,已经有聪明的人为此咋舌,默默无声,只听玉骨说。
各位长老只需要管自己范围内的土地、人口,与此同时,申屠氏新开拓的土地,新增加的人口,渔猎、贸易等等所得,跟他们也没有任何关系。
并且不得阻止治下百姓参军。
六位长老中,无论玉骨说什么,豫羊都带头同意。
犹仁和费哲面面相觑,然后在豫羊的带头下,多数时候也同意。
木拔觉得脑子浑浑的,不大能算明白账,只有明显感觉到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才同意。
竽及左右横跳,人让看不清立场。
骁违原本始终在后面听着,不发一言,这时却看不下去了。
“竽及长老,你若再捣乱,我就不干了,二十车辎重还给大司空府,玉骨我拉回去成亲,你们申屠氏的事,我们不管了。”
他看出来了,竽及是个明白人,最是心系申屠氏兴衰,整这一出儿一出儿的,是怕大权旁落,不信任。
事实上他和玉骨商议过,长老们以后会逐渐被剔除,但并没想过要剔除他。
竽及最是知道这位是背后镇场子的,于是彻底闭嘴。
圭末顾不上别人如何想,怎么都觉得自己吃亏,仿佛有意跟玉骨作对,什么都不同意。
没好处的都不同意,有好处的他都想要,一直据理力争。
“大首领,申屠氏的所有收成,六大长老都有份。这是老规矩!”
玉骨思豪不惯着他。
“现在全族人都要喝西北风了,钱是我出的,人是我养的,新开拓的荒地在如今的申屠氏范围之外,有了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