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策。
此次童贯遇到不决之事,便转头向程万里询问。
“太尉容禀,有三个理由,决定你非去不可。”程万里对着童贯伸出三根手指说道。
“你详细说来。”童贯聚精会神的听程万里为他分析。
“其一,此乃官家圣旨。虽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在大宋,此事绝不允许。”程万里言道。
“不错。”童贯点点头。
自从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之后,便对麾下武将防备甚重,违抗君命实在罪无可恕。
,!
“其二,功高莫过于救主。太尉带兵驱逐梁山草寇,挽大厦于将倾,救官家于水火,必然受官家封赏、重用。”程万里解释道。
“我等为官家做事,不求封赏,但求问心无愧。”童贯‘义正严辞’道。
“下官佩服。”程万里拱手赞道。
“继续。”童贯摆摆手,心中甚是得意:瞧瞧,又让我装到了呢。
“其三,这王伦非同一般,相比较而言,他的威胁比方腊更大。若是有机会,他真的会打进京城,到时候官家就会怪罪太尉未班师回朝。如今方腊已经龟缩于青溪县城,太尉留一心腹在此,只需将其死死困住,那方腊被歼灭是早晚之事。”程万里分析道。
“嗯,辛兴宗追随我多年,也算久经沙场的老将,留他在此必然能够将方腊擒住。”童贯思索一番道。
“不错,辛将军有勇有谋,的确是最佳人选。”程万里曾是童贯门下的门馆先生,追随童贯多年,他的东平府知府之位还是童贯将他扶上去的,只是遇到王伦这厮攻占东平府,这才结束了他的宦海生涯。
“最近势头正盛的那员猛将叫什么?”童贯突然想起,前几日辛兴宗出战不利,却又一员裨将杀的方腊麾下将领胆寒,一时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太尉说的可是西军裨将韩世忠?”程万里轻声提醒道。
“不错,正是他。”童贯点点头。
“太尉英明,这韩世忠武艺高强,留他在此协助辛将军,必然成功。”程万里拱手赞道。
“不,把他带回京城去。”童贯语出惊人道。
“这……”程万里有些想不明白,童贯这是怎么想的。
“这方腊已经是强弩之末,围困数日后必然崩盘,辛兴宗直接摘果子便可以,留韩世忠在此,便是抢他的功劳,若是被他擒了方腊,那岂不是显得我童贯麾下之人无能?”童贯继续说道:“那梁山贼寇都是武艺高强之人,呼延灼、关胜都无法取胜,这韩世忠正可用来对付梁山贼寇。胜了最好,败了便是他办事不力。”
“太尉……英明!”程万里脸上挂着一丝苦笑,这关头了,太尉还考虑这些,看来大宋没有希望了,难道那王伦真的是天命所归?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