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之中。然而,姜安芝依旧静静地伫立在原地,目光痴痴地凝视着花轿离去的方向,久久都不愿意挪动脚步。直到周围的喧嚣声渐渐平息下来,她依然沉浸在那份浓浓的离愁别绪里无法自拔。
姜安芝缓缓地转过身去,那轻盈的脚步带着些许沉重,迈进了公主府的大门。随着“嘎吱”一声门扉紧闭,这座曾经热闹非凡的府邸如今只剩下她形单影只的身影。
从此以后,姜安芝每日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时常坐在庭院中的石凳上,素手轻拨琴弦,悠扬的琴音如潺潺流水般在空气中流淌;有时她会铺开宣纸,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山水花鸟,每一笔每一划都倾注了她细腻的情感;偶尔她也会提起毛笔,认真地书写诗词文章,墨香四溢间尽显其才华横溢。
时光荏苒,姜安芝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在公主府里度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她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仿佛又将她带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那时的她天真烂漫,在这座府邸里尽情玩耍嬉戏,而如今却只有寂寞与孤独相伴。
然而,尽管生活看似平静如水,可每当夜深人静之时,谢凌洲的身影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姜安芝的脑海之中。那个男人无情地夺走了她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让她永远失去了成为母亲的机会。这份恨意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她心头日夜灼烧,难以平息。
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在这过去的五年里,远在边疆征战的谢凌洲屡建奇功,声名远扬。他率领军队奋勇杀敌,保卫国家的安宁,立下了赫赫战功。皇帝龙颜大悦,特封他为护国大将军,一时间朝野上下皆为之欢庆。
可惜的是,深居简出、与世隔绝已久的姜安芝对此一无所知。她依旧守着公主府这片小小的天地,独自咀嚼着那份痛苦和怨恨,在寂静的时光中默默前行。
皇宫大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群臣朝拜,山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
只见一名身披铠甲、威风凛凛的年轻将领稳步上前,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道:“谢凌洲谢过神恩!臣恳请陛下为臣赐一门婚事!”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宽敞的大殿内回荡着。
龙椅之上,皇帝微微一怔,随即露出欣喜之色,抚掌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好啊!今日真是双喜临门呐!”皇帝笑得合不拢嘴,眼中满是对这位爱将的赞赏与喜爱。接着,皇帝饶有兴致地问道:“不知谢将军是看上哪家姑娘啦?亦或是想要朕亲自为你挑选一门上好的亲事呀?”
谢凌洲闻言,毫不迟疑地抬头直视皇帝,目光炯炯有神,朗声道:“回陛下,微臣心仪之人乃是安国姜安芝公主,还望陛下成全,为微臣赐婚!”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众人皆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帝略作思索,而后大手一挥,高声应道:“朕准了!待选个良辰吉日,便宣召传旨!”
次日清晨,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念安一路小跑着来到公主府门前,她跑得气喘吁吁,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到了门口,她顾不上停歇,抬手就用力地敲打起公主府那朱红色的大门。
“砰砰砰!”敲门声急促而响亮。
不多时,大门缓缓开启,姜安芝出现在门后。她身着一袭淡蓝色的长裙,身姿婀娜,面容娇美,但此刻却眉头微皱,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敲门声扰得有些心烦意乱。当看到念安那副着急忙慌的模样时,姜安芝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她赶忙伸手将念安拉进府内,并轻声安慰道:“别急别急,先坐下歇歇气儿,再慢慢跟我说到底发生何事了。”说着,姜安芝引着念安来到厅内,示意其坐在椅子上。
念安稍稍平复了一下呼吸,端起桌上的茶杯猛灌了一大口茶水,这才缓过气来说道:“公……公主殿下,不好了!宫里……宫里来人了!”
姜安芝一听,瞬间呆住了,手中的丝帕不自觉地攥紧,秀眉紧蹙,焦急地追问道:“宫里怎会突然来人呢?他们此来究竟所为何事?”
念安摇了摇头,紧紧握住姜安芝的手,神色慌张地说道:“奴婢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只晓得那些人来得气势汹汹,看上去颇为不善。”
姜安芝那秀美的眉头紧紧地皱起,仿佛两道锁一般,心头不由自主地涌起一阵强烈的不安和不祥之感。这种感觉如同潮水般迅速淹没了她,令她的心跳骤然加快。
没有丝毫犹豫,姜安芝急切地吩咐身旁的念安道:“快带我去见见宫里来的人!”说罢,便脚步匆匆地跟随着念安一同朝着前厅走去。一路上,她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