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又是分江河,话媒至朱家
“哈哈哈哈,好好,如今快到旱季,林子里庄稼需要水源,树木也需要水源,但往返运水实在麻烦,不知道二位小友可有高招,为村民们将这燃眉之急的大事情解决之。”
“好!”杨半仙话音刚落,当场就有村民叫好。
林子里有良田,高处的取水困难,矮处的总是被涨水冲荒,留不住肥。百里桃林有数万林木,虽开通小渠,但也有极多的树木没有水源,因此村民们经常会组织人手前往林子里浇灌树木。如果把这件事情解决了,那真是功德无量,大功一件。
“这有何难?”公输榆道:“肥土於在河道,自造一条大船,每日顺着通天岛行走,卷土上岸。”
“水流凶猛,便可在两山悬臂上搭建数个水车,将水抬上云空,变成雨雾,便可解运水困难之事。”墨成规道。
“妙极妙极,水车还可以带动石碾,舂具。这样一来,秋收的时候,大家处理粮食也会方便快捷很多!”二人相视一笑,一起说:“好,待我二人造出风车游船,还望道长能够定夺!”
“善哉善哉!”
十八寨又忙活起来了,大伙每天都精神饱满兴高采烈的前往北山。
由于是枯水期,北山的悬瀑已经很小。大伙在墨成规的指导下建制水车,又在石岩上磨出穿孔,用以固定水车。
公输榆在通天岛上摆了床铺,整日里就在打造一艘游船,一艘可以自己行走的船。
至初冬的时候,北山悬瀑处已固定五个水车,水车由大至小,排列而下,每个水车之间用牛筋相连,其间又有木制的水道通往高山的田地,春天一泛水,那五个水车就能将极多的水流卷上云霄。
降落下来,便会是片片云雾。到时候,即使是站在北山顶上,也难以看见这藏在云雾之中的仙境。
公输榆的游船也建造完成,他这游船,宽六尺五,长一丈二,由通天岛白塔处下水,船下有抓石舀泥的木兜,行到东边,水流打转,船头变船尾,船尾变船头,打上来的土石自然抛在岸上,游船又从东自行到西。如此往返,两岸便堆起了无数的肥土。
这肥土往庄稼地里堆去,秋天的时候,肯定会是一个丰收年。
水碾,水舂也制好了,就在南山和北山之下,分六个而居,只需要把机关扣上,水车转动,水碾和水舂便会跟着转动,一个时辰,便可打磨数十石。以前想要舂一斗米,得把人累得汗流浃背,如今有了这两个好玩意,分分钟秒秒钟就可搞得,村民们见了,人人都说好,个个都夸妙。
两人轻松完成约定,因此众人又聚到了大壮树下。
“杨道长,您可分出了高低,这回是谁输谁赢?”
“呃,呃……”杨半仙半推半就,不肯措辞。
见他样子,崔百醇已猜出意思,于是他站了出来。
“咳咳。”他清了清嗓子,道:“我看你二人也老大不小的了,该是娶妻成家的年纪,朱家的两位千金也刚好合适。你二人若真有本事,便去朱家下聘,谁要是先娶了妻子,那才算是真本事!”
听得此话,二人当场脸红,哆喏不能出声。
“怎么样?难道不敢比了吗?看来你俩也是熊货嘛。”大壮牛起哄道。
“谁说的不敢比?”
“比就比!”
二人对着千机万变寨而去,想是去准备聘礼。于是大伙也讪笑着准备好看一场大戏。
“老朱,老朱!”
“哪个丧门鬼在喊魂?”
“是我!”马老头是寨子里有名的传话筒,无论什么话,到了他的耳朵里,嘴巴就把不住风,时常,就能听到他四处传这家长那家短的闲言碎语。
“你来这里干嘛?”朱有名越发的脾气不好。
这些年来,他只要喝酒就一定会喝醉,喝醉了就一定会打老婆,旁人劝得多了,也就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胡作非为。常言道:天作怍,人自受,人作怍,天自收。这里的怍,当做改变,改变,也是往坏的方面改变。也就是说,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来干嘛?你得请我喝喜酒哩?”
“请你喝喜酒?老子有哪门子的喜,怕是请你喝……”朱有名本欲说马尿还差不多,但老马话快,已说了出来。
“你家有喜事了,公输榆和墨成规那两个小子,很快就要来你家提亲了!”
“提亲?提哪门子的亲?”朱有名不由得鬼火起。
“你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