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当空,晨雾退散。
太原城外,
双方投入兵力共计十余万,旌旗猎猎,空气中都充斥着肃杀之气。
两军中间,郑成功所率领的倭兵与赵盖统领的前军还在厮杀。
一枚枚火雷在大顺军中炸开,不仅使得大顺军伤亡惨重,就连士气也都削弱了几分。
宫本武藏又怎会放过这样一个撕开敌军军阵一个口子的机会。
随即团扇一开,
得到命令的两个浪人队突然竖起三百面赤鬼幡,直接冲出盾阵,冒着火雷爆炸、敌人箭矢火铳的攻击,嘶吼着扑杀过去。
“八格牙路!”
为首的浪人武士手持武士刀直接将挡在身前的两名大顺军盾牌手砍翻,竟硬生生的给后面的浪人撕开了一条口子。
这些浪人武士,身着竹甲,头戴赤鬼面盔,背上插着赤鬼幡,不惧生死,极为勇猛。
大顺军这边哪里见过这等阵仗,见状皆是一愣。
然而,
就是这一愣神的功夫,却被这三百浪人武士撕开了阵型,对着火铳手和弓箭手一顿乱砍。
见此一幕,
赵盖大为震惊,赶紧让自己的亲兵顶上去。
或许,
赵盖不怎么了解这些倭兵,但他太了解手底下这些顺军士卒了。
平日里,仗着兵力的优势,打打顺风仗没问题,就是两军对垒,凭借着一腔血勇,坚挺一阵子也是可以的。
可一旦阵型被击溃,身边的袍泽伤亡太大,对面敌军势头难挡,就会萌生退意。
大顺军就是这样,
一旦小部分人开始仓惶后撤,那就像是滚雪球一般,引发连锁反应。
最后,
那就是整支军队的溃逃。
赵盖心里清楚,
一旦溃败之势成了,他能够做的,就是先他们一步逃跑。
眼下,
这三百头戴赤鬼面盔的倭兵破阵而来,若不赶紧派出精锐挡住,今日一战,他必败无疑。
赵盖这边会对此做出怎样的反应,早就在郑成功和宫本武藏的意料之中。
见顺军那边的将领带着一众甲士朝着三百浪人迎了上来,宫本武藏脸色却是波澜不惊。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郑成功,微微鞠了一躬。
郑成功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随后,
宫本武藏手握腰间的刀柄,迈步走了上去,七名脸上戴着面具的倭人紧随其后。
郑成功目送着宫本武藏上前,眼眸微眯。
这一仗,
他第三镇必须要打赢!
一雪方山道被伏击之前耻,
二来,也得让大家伙看看,他郑成功能够当上第三镇总兵,不只是因为自己的父亲郑芝龙与义父张璟川之间的关系;自己更不是什么关系户。
所以,
他太需要一场势均力敌的胜利,来证明自己了。
义父表面上说第三镇兵是软柿子,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一个正名的机会呢?
机会,人家给了,
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他自己的了。
对于宫本武藏而言,他更想在张璟川面前证明,倭兵在战场上不会比辽东兵马差。
这一战,
不仅仅是因为尊严,更是为所有倭人而战。
宫本武藏坚信一点,只要倭人对张璟川还有利用价值,张璟川就会善待倭人。
所以,
这一战,
他宫本武藏是为了倭国,为了成千上万的倭人而战。
不多时,
宫本武藏身形一动,如鬼魅般切入敌阵,双刀翻飞似蝶舞。
面前的顺军士卒甲胄都不怎么齐全,都是一些从关内明军那里缴获而来的残甲,在他二刀流面前,几乎没有任何防护力可言。
李自成压根儿就不会去注重什么经营,军中甲胄兵械,几乎都是从明军那里缴获而来。
精良的刀兵和甲胄,优先装备亲卫;
其次才是各部精锐,至于那些锈刀残甲,自然就被普通士卒所消化。
一名军头见宫本武藏的两把刀如此凌厉,手持一柄长斧当头劈来,其双臂肌肉粗壮,可见其力道之大,寻常人难以抵挡。
可宫本武藏只是瞄了对方一眼,并未理会。
这时,
宫本武藏身边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