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的地垄。
小石头跟在她们不远处。
早上冷,红姑给小儿子穿上了打着补丁的长袖长裤。
虽然年纪不大,小石头也知道帮家里干活。
孩子懂事的埋头趴在地里,一点点用小手摸过去,摸到石头树枝就捡起来,放进背后背着的小背篓里面。
装满大半背篓,孩子就摇摇晃晃的站起,把篓子拖到地头,倒在一处。
此时,那里已经堆了不小的一堆。
因为一直半蹲在地里,又要用手去捡东西,石头的小脸弄的灰扑扑的,手上还有不小心刮得口子。
但他愣是一声不吭,做的很是认真。
看的于欢很是感慨。
等到终于开完一大片地,于欢迎着升起的太阳直了直腰,肚子突然咕噜噜的叫了起来。
于欢的胃口醒过来了。
到这个时候,她才算是真正清醒了。
对于现代人来说,日出而作确实难了些,她刚才全程都是半梦半醒的劳动的。
听到这个声音,一旁的红姑笑了,当先走到地头,在一个小包裹里面翻出了两个野菜馍馍。
她已经习惯了这位“表弟”的作息。
不同于红姑母子晨起就要吃饭,于欢都是早起一段时间才会感觉到饿。
应是不习惯这么早起。
自从两家一同耕作,每日做早食的任务便被红姑接了过去。
于欢把她的那半袋粮食直接送到了隔壁。
红姑也不矫情,接过之后,每日早食都做的十分扎实。
卖力气的人要吃饱了,才能干活。
于欢脸红红的接过红姑递过来的干粮和水,大口的吃了起来。
红姑的手艺没的说,野菜馍外型圆润可爱,吃起来口感也不似于欢自己尝试做的那样干的拉嗓子。
里面的野菜似乎处理过,并不十分苦涩。
于欢大口吃着,就着手中的凉白开,很快便填饱了肚子。
稍微歇一歇,便又继续耕作起来。
建筑队马上就要开始工作了,她要趁着上工之前再多松些土。
…………
早在刚到这里的时候,村里种田的老把式们便背着手,去地里仔细查看了土壤情况。
经验丰富的农人们坐在一起商量过后,最终决定一半土地种黍,另一半种菽。
此处土壤并不缺水,颜色微微发深,看起来养分也还不错。
但毕竟是荒田开垦,且肥料又近乎没有,还是要用绿肥养一养为好。
要不是大家肚里都缺东西,急着吃饭,这地第一年其实是不适合直接种黍的。
他们如今没那个时间慢慢养地,便定了这么个方案。
一半种粮食填饱肚子,一半种豆子慢慢养地。
等到冬天堆了肥,来年再换过来,一半养地一半种田。
如此,轮换个几年,慢慢把地养起来便好了。
于欢和红姑对此自是没什么意见。
她二人毕竟年轻,所知不多。
有经验的长辈说什么,她们也就跟风做什么。
其他人家也大多如此。
那种子是村长带人一起去附近的镇子买的。
因买的多,价格还算实惠。
就是这个时节不大适宜,那种子的质量也一般。
于欢来的这段时间,观她们这位村长的做派,很是佩服。
这位村长什么事都想在前头,为人也正派,有好事还愿意带着村民们一起,着实是个负责的好村长。
如此辛苦数日,土地规整完毕,便要进行下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