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把红姑母子带来的山货卖了。
她们选了那家带着门楼的酒肆。
于欢她们穿着朴素,身上还扛着麻袋箩筐,一看就不是会来这种高档酒店吃饭的主儿。
店门口的小二看到她们这副打扮,当即把人送去了后院。
这位小二是个会做人的,对于欢她们的态度很好,亲自送人过去不说,还好心帮她们叫了负责采买的二厨。
见微知著,店小二尚且不会看人下菜碟,被他叫来的二厨态度亦很和蔼。想来是家不错的店。
说来也巧,这家店的掌柜刚好在后厨,听闻有人来卖山货,便也跟了过来。
两边都是爽快人,山货卖的很顺利。
那位二厨看了红姑拿的货,当即拍板全部收下,给的价格也很公道。
二厨打眼一看,上手掐了两下蘑菇,又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满意道:“这菌子不错。下回再有便直接送来。”
喜的红姑连连点头。
红姑和小石头把背着的东西送进后厨,收获了一串铜钱。
当着二厨的面,红姑仔细把铜钱数了三遍,这才小心放进怀中。
…………
二厨验货时,那掌柜的就站在一旁看。
他见于欢肩上还扛着一只大布袋,便好奇问了一句。
得知于欢袋子里装的是一只大虫,当场激动的脸色涨红。
在恒朝人的眼中,老虎乃是上上等的佳品。
温肾壮阳、强健筋骨、养气养血……
总之,妙用无穷。
(再次强调,保护动物不能吃,野生动物也不能吃!)
在恒朝,打老虎是大事。
在大虫成害的地界儿,是要敲锣打鼓的庆贺的。
那打虎的人,便被称一声英雄也不为过。
被打回来的大虫,普通人更是见都难见一眼。
基本上刚抓回来,就被当地的官员、士族大家瓜分了。
他们临安城虽然东面有山,但那山中大虫,早在当年建城之时便被朝廷派兵给灭了。
掌柜的是土生土长的临安本地人。
他在临安城生活了三十几年,从未见过大虫。
只听闻县令大人的府中,有一小块虎皮毯,主人十分爱惜,轻易不肯拿出来示人。
掌柜立马意识到,这是他的机会!
一时间,他连后厨都不肯呆了。
掌柜:“小兄弟,我一看你就是个能人。快,我们进屋去谈。”
于欢:……
隐性i人顶着掌柜那双“欻欻”放光的招子,忍不住感觉压力很大。
不过她还是和红姑说了声,背着袋子和掌柜的向里面走去。
彼时红姑正在和二厨交易,闻言便点头应了一声。
掌柜带着于欢,直接走进后院,来到一间客房。
他忍住马上就看货的想法,殷切的招呼于欢坐下,连声叫小二上茶。
于欢扛着那虎尸逛了小半个临安城,因为赶时间,连歇都没歇。
哪怕力大如她,此刻也觉累了。
她没有客气,把袋子放到地上,坐在掌柜对面,连喝了三大杯茶。
——真不是她想牛饮,实在这古人的茶杯太小,一杯根本不解渴。
于欢把老虎放下后,肩膀上的红色印记更加明显。
那掌柜看在眼里,神色越发郑重。
掌柜笑眯眯的看着于欢喝茶,嘴上试探道:“小兄弟,我看你年纪不大,竟能勇斗大虫,当真是少年英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