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哪个年代。
一些人得到利益,那就有一些人失去利益。
在刘茫实施一些,发展农业,让百姓们过得更好的同时。
一些门阀氏族便心生不满。
虽然这些门阀氏族,也曾派出代表。
前往刺史府,同刘茫谈过。
刘茫岂会退让,所以,刘茫的推行之法。
必须完整的实施,手握六十万大军的他。
根本就无需迁就谁,当初在洛阳之时,刘茫就已经得罪过不少氏族了。
他可不会像袁绍一样,为了更好的统治,去讨好那些氏族。
因为这些氏族在刘茫眼里,根本就动摇不了什么。
对于传统的门阀氏族,在刘茫看来,得罪就得罪了,又能如何。
既然得不到他们的支持,索性刘茫就自己扶持一些出来。
那些和他有些关系的人,当然刘茫最看中的还是商业与民间创业者。
因为他们是实实在在的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所以,在刘茫成功拿下并州,并成功掌控并州以后。
实行了许多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措施。
刘茫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让经济发展起来。
才能盘活整个社会。
对于刘茫的许多措施之法,徐庶,鲁肃,他们这样的大才。
又如何能看不出来,所以他们对刘茫是由衷的佩服。
虽然刘茫的这样做,可以让整个并州的经济快速发展。
不过还是有许多隐患的,特别是那些利益受损的许多门阀世族。
他们对刘茫可谓是已经恨透了,刘茫也清楚的知道。
若是这样放任不管的话,迟早要出问题。
但是目前来说,刘茫暂时还不能对他们下手。
与此同时。
被董卓掳走的汉灵帝,经过多日的软禁之后。
终于病逝了,公元189年,这一点倒是和历史上相符。
随着汉灵帝的病逝,中原众多诸侯纷纷公告。
谴责董卓这位国贼,软禁大汉皇帝,意图谋反。
现在又害死皇帝,这些诸侯也只是口头上的谴责罢了。
并没有哪位诸侯真正的为了皇帝,而去讨伐董卓。
因为他们都在忙着瓜分地盘,扩大军队。
现在对他们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
汉灵帝死后,董卓直接立陈留王为帝。
也就是历史上的汉献帝,刘协。
在古代,所有皇帝登基的第一件大事。
就是要大赦天下,这天晚上,在董卓的府邸。
董卓笑着说道:“自古以来新皇登基,都要大赦天下,以及提拔一些官员,明日我准备向皇帝提议,提拔一些将领,你怎么看。”
李儒微微一笑回答道:“太师所言极是,理应如此,太师麾下将领理应得到提拔,这样他们会更加的忠诚于太师。”
自己的提议得到了李儒的同意,董卓十分开心道:“对了,前几日,你说要推荐一人,不知此人是何许人也?”
李儒立马回答道:“太师,这人太师最熟悉不过,而且此人还和太师不合,他就是征北将军刘茫。”
董卓闻言一愣,立马大怒道:“你还敢推荐此人,就因为他,我们不仅失去洛阳,还损失惨重,不然本太师,又何须偏居一隅,都是拜此人所赐!”
看着怒火中烧,无比愤怒的董卓。
李儒并没有害怕,而且继续道:“想必太师也清楚,我们的敌人是所有的诸侯,若是不拉拢征北将军,我们迟早会被他们所灭。”
“这种局面,请问太师,您要如何破解?”
董卓虽然脸上还有怒色,不过已经稍缓许多。
他觉得李儒说的有道理,若是众多诸侯再来一次联军。
讨伐他,那他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随着这次汉灵帝的病逝,当时董卓就曾担心过。
担心他们再次联合起兵,讨伐他。
于是李儒继续道:“放眼整个大汉,实力最强的就属征北军,前些日子,征北军以十万铁骑,不仅解决了匈奴的内乱,保证了边疆的稳定,而且还击溃鲜卑的二十万大军。”
“这样的战力,这样的战绩,试问,整个天下,何人敢与之一战!”
董卓不解道:“既如此,更加不能再次提拔于他,若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