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组完成了喜马拉雅节点的摧毁任务,冰川深处的爆炸让敌人的计划遭受了沉重打击。然而,队员们的内心却没有丝毫轻松的感觉。每个人都明白,这一切不过是暂时的胜利。李强从终端上提取的最新信息表明,黑曜会的网络中依然存在一个隐藏的核心,而这个核心,才是整个计划的真正中枢。
返程途中,隐形运输机穿越了喜马拉雅的绵延雪峰,舱内的气氛依然紧张。陈逸飞坐在机舱的一角,目光始终停留在地图和情报数据上。他的手边放着一份最新的行动报告,上面详细记录了过去几次任务的所有关键点。
“喜马拉雅节点的摧毁是一个重要的突破,但并不代表终结。”李强坐在对面,他的终端屏幕上闪烁着复杂的代码,“从我刚才解锁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敌人真正的核心节点——代号‘虚无点’,并不依附于任何具体的地理位置。”
“什么意思?”副队长皱眉,“它难道是某种虚拟存在?”
“没错。”李强点头,“‘虚无点’是黑曜会的最高指挥中枢,但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物理节点,而是一套分布式网络。它的核心算法通过全球各个节点进行分散处理,就像是一张无形的蜘蛛网。”
“那我们怎么找到它?”副队长继续追问。
“根据现有的数据,‘虚无点’的某些关键指令必须通过一个集中式的控制终端下达。”李强说道,“这个终端的位置非常隐秘,但我已经锁定了一个可能的坐标。”
“在哪里?”陈逸飞抬头问。
“北极。”李强指着终端上的地图,“更准确地说,是北极圈内的一座被废弃的研究站——‘冰影基地’。这个基地在十年前因环境恶化被遗弃,但最新的卫星图像显示,那里最近出现了明显的活动迹象。”
“北极。”副队长喃喃自语,“这地方比喜马拉雅还要艰难。”
“但这是我们唯一的线索。”李强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渗透到‘冰影基地’,就有可能找到‘虚无点’的核心控制终端,并彻底摧毁它。”
“那就立刻行动。”陈逸飞果断下令,“这是最后的拼图,我们必须拼上它。”
突击组返回联盟总部后,立即投入到北极任务的准备工作中。作战会议室内,投影屏幕显示出北极圈的详细地图以及“冰影基地”的卫星图像。
“北极的环境极端恶劣。”联盟的一名气象专家说道,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气温低至零下五十度,极夜和暴风雪会大大增加行动的难度。任何设备在这种环境下的性能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敌人的防御如何?”陈逸飞问。
“根据卫星图像,他们在基地外围布置了多层自动化防御系统。”李强回答,“包括无人巡逻车、热感应地雷和高能激光炮塔。此外,基地内部还可能驻扎了一支精锐部队。”
“我们需要什么支援?”副队长问。
“特殊的极地装备。”李强回答,“包括低温防护服、高功率激光切割装置,以及适用于极端低温环境的武器系统。”
“这些装备已经在调配中。”联盟的后勤官员插话道,“另外,我们还会提供一架武装运输机作为后备支援,以应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很好。”陈逸飞点头,“所有人做好准备,十二小时后出发。”
十二小时后,突击组搭乘武装运输机离开了联盟总部,向北极圈飞去。机舱内,队员们正在检查装备,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最后的准备。
“这次任务可能是最难的一次。”副队长低声说道,他的目光扫过所有人,“但也是最关键的一次。如果我们成功了,黑曜会的整个网络将被彻底瓦解。”
“我们会成功。”陈逸飞冷静地说道,“因为我们没有选择。”
运输机在北极圈的一片冰原上降落,突击组迅速下机,进入极地作战模式。他们的目标是“冰影基地”,距离降落点约十五公里。
夜幕笼罩着整个冰原,暴风雪呼啸而过,空气中弥漫着刺骨的寒意。突击组的队员们身穿低温防护服,沿着冰原向目标区域行进。
“前方发现敌人的巡逻队。”一名侦查手低声汇报,“人数不多,但配备了无人巡逻车。”
“解决他们。”陈逸飞用手势示意队员分散行动,“保持安静,避免惊动基地内部。”
队员们迅速展开行动,用无声武器逐一清理掉巡逻队和无人巡逻车。整个过程干净利落,没有发出任何异常的声音。
突击组最终接近了“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