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春山绿,
我心清且微。
----唐.储光曦《寻徐山人遇马舍人》
绕过寺院之后,路的尽头有一道门,在这里即可检票上山。
守门的师傅说,下山时间最晚不要超过6点,因为6点以后,山上灯光昏暗,石梯狭窄密集湿滑,恐有滑落摔伤。
过了检票门,大家抬头一望,果真就如师傅所说,密密麻麻,陡峭险峻,浮云直上的石梯,顿时心里开始打怵了。
视野范围所能及之处,满山的高大硕健的树木立于峭壁石林,枝如虬龙蜿蜒,叶若翠云翻涌。石梯显现一长段之后便隐没在这古木苍翠里。
幸运的是,刚开始上山的这段路的石梯还是很宽阔的,石梯与石梯之间没有那么紧密,大跨步流星地往上走丝毫不费力。
一行人兴奋不已地攀登而上。上山的路上偶有遇到小商小贩在一边设有摊位,摆着一些精美的手链,有桃木的,玉石的,水晶的,还有寺庙十八籽;也有一些山货,比如山木耳,蘑菇,核桃,酸枣等等。
姜南说,“怪不得修行之人都会到山上来,特别是这种有灵气的山。都不知道是因为山人的到来常年在此诵经讲道,这些花草树木也被感化而变得有了灵性;还是因为本身这山石,植被,虫鸟就有灵性,所以好清静修行之人才会选择来这里。”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未曦心情大舒,对着青山呐喊!
“从我们踏上此山的第一步,这山上的清朗明净之气就瞬间被吸入体内,一时间所有的污浊之气便荡然无存。我们久在樊笼里,此刻复得返归自然,怡然自得,心胸开阔,好不自在啊!”未曦被这眼前隐隐青山完全震撼到,倾叹这大山里寂静和辽阔的力量。
她是有多久没有这样放纵的大汗淋漓了,有多久没有体验累到气喘吁吁的快感了。就像她说的,久待在樊笼里,你都快忘了你的灵魂是属于大自然的。
胡一鹤看着这样的未曦,心怦怦跳个不停。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是记忆中的那个她回来了:
“她灵动的眸子,在阳光下闪烁,好似两朵粉紫色的木槿花在她腮上绽放晕染开来,额前散落的发丝,晶莹的汗珠闪闪发亮。
她开心的手舞足蹈,天风朗朗,海山苍苍,他牵着她的手,在风里奔跑,她的笑声如百灵鸟清脆响亮,靡曼轻柔......”
可,她不是她!胡一鹤失望的低下了头。
他环顾四周,几百年以来,苍穹之下万万生灵,翻云覆雨,海沉陆生,沧海桑田都已不复原来的模样。就连眼前的山和石也几经世世代代迁徙和风沙洗尽铅华,重新换了面貌。
它们尚且如此,何况她!
这世间,大凡人有一口气息在,不过两个目的:一是保持自己的生命,一是接续自己的生命。世间万物,从极小的鸟虫起,一直到我们人类,从朝到暮,所孜孜营求得,无非是这两个目的。
可他胡一鹤不是!他尚在人间流连忘返,不惜生生世世苦熬轮回,仅凭着她遗留在人间微弱的一丝魂灵气息,甘愿经受世世代代抽骨之痛,为的就是找到她,他要带她回到该回去的地方。
这,是他的宿命!也是她的宿命!
未绾则开心的忘乎所以,忘记了旗袍的约束和矜持,连蹦带跳,欢呼雀跃。看的一旁的白舸直呼她:“你小心点!你这样子哪像个淑女!”
未绾回头白了他一眼,对着一旁默不作声的胡一鹤嚷嚷道:“一鹤大哥,你说的那个什么泉,在哪里?还需要走多久?”
胡一鹤微微一笑:“不急,这才刚开始,大约还需要10几分钟,一直往上走,若是看到一个小竹亭,那里就是了。”
白舸在一旁带些许嘲弄的味道对着未绾训话:“我说大小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是来爬山的,爬山懂吗?!这才走几步路啊!
我就说你们这些小花小草的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细皮嫩肉的。大太阳一晒,啊!不得了了,我要擦防晒;一走路,啊!不得了了,我要坐车;一出汗,啊!不得了了,我的妆花啦......”
“哈哈......哈哈......”
白舸夹着嗓音,连说带表演的,那娇娇女生娇柔做作的样子被他学的惟妙惟肖,一时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这白舸真是喜神降临,笑得姜南在旁边直不起腰来,“我说一鹤大哥,我真是实名羡慕你了,有白舸常伴身边,少说也要多活个十几年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