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叫你小名了,你还不习惯?”
林秋兰好笑地看着林向安,想起这孩子小的时候叫他小名,还害羞的样子。
“没有,只是诧异您怎么改口了?”
“你奶提醒我了,说你读书了,不要再叫小名。今天娘找你,是有两件事和你说。”
这段时间,因为二姨林夏枝的去世,家里的气氛有些沉重。
说实话,之前二姨选择借100两还钱,说是保证有办法解决赵二,他还在琢磨二姨是要为孩子终于崛起了?
他记得二姨离开前的样子,看着很正常,结果传来火灾,两人都被烧死了。
尽管说是意外,不知为何林向安总觉得这件事有些蹊跷。
听父母简单说了几句,唯一的蹊跷点就是赵二的银子从何而来?
如今人都走了,也找不踪迹了。
“以后,阿桥和阿远,改成了林姓。阿桥让阿远给你书童,那孩子也愿意,你怎么想?”
愣了一下,林向安还从来没有考虑过书童。
毕竟在他心里读书都是自己的事,亲力亲为,要别人干什么?
若是以后有需要了,那再说。
现在压根不需要,找个小孩子书童来,还得他照顾人家。
你让他一个成年人的心理,被小孩子照顾,怎么过意的去?
林向安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娘,我暂时不用书童,既然他俩成为林家人,我们兄弟间相互照应就是。”
“我和你爹商量了,阿桥现在一边跟着你认字,一边跟着你爹学做豆腐,你爷俩不是一直想把豆腐铺子做大吗?肯定需要人手,这孩子品性好,人沉稳,就是话少,以后让他帮你分担些。”
林秋兰考虑了很多这两个孩子的事,毕竟是二姐的遗孤。
“阿远,现在小,但他愿意给你当书童。你未来出门,我想着他一起,你俩有个照应,我也安心些。”
明白了林秋兰话里的意思,就是让两兄弟在背后辅助他。
不过也是,忠心,又从小一起长大,这关系自然亲近,未来他不管读书还是生意,都是需要人的。
“娘,我懂你的意思,那就听您的安排。等明年家里安稳些了,娘,您把阿远送去镖局跟着刘教头学武,后面学成了,让他在镖局里磨练几年,到时候大了,我再让他跟着做事。”
镖局教学武有两种方式,是为了培养能够可信任又忠心的手下。
第一种,只交一年学费,之后不用交。但学好后,得跟着镖局跑镖,至少五年时间,学费相当于从月银里抵扣。
第二种,每年都交学费,学好了,可以选择留不留在镖局。
不过一般都会跟跑镖,虽然危险,但赚的比一般人多,严格说来也算高薪行业。
一个小孩子他要着没什么用,但培养出来的人才,还能忠心林家,那就不一样了。
林秋兰觉得儿子说的有道理,点点头,“行,这件事我会安排的。”
“另一件是什么?”
“你不是想让弟弟跟着你爹姓吗?我和你奶商量了,同意这事了。”
还以为这事还得等些时间,没想到竟然同意了。
林向安有些不敢相信,露出惊喜的表情,“娘,奶奶真的同意?”
“同意了,这事你和你爹去说吧。他心里一直有想法,但被我和你奶牵制着。你虽然年纪小,但心思多,想做什么,就和你爹商量!”
林向安见母亲想法这么豁达,便扬起笑脸,笑眯眯地说道。
“娘,咱家做的吃食,也是离不开您的手艺,未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您。”
林秋兰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孩子,还真是个小滑头,怪会讨人欢心的。
......
既然家里同意了,于是林向安就跑去询问他爹的意见,毕竟王家族里的人和事,他爹更清楚。
“你问王家族人?是有什么打算吗?”
王四顺知道林向安不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事,便好奇问他原因。
于是林向安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爹。
家里的豆渣越来越多,养的牲畜根本吃不完,尤其是家里只能养两只猪,再多也不方便。
多的豆渣只能贱卖,挺不划算的。
如今铺子也找到几位销售员,销售的渠道也没有过去那么单一了,长此以往,残留的豆渣会越来越多。
“爹,小姨父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