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工部侍郎与户部侍郎相视一眼,随后由工部侍郎回应道:
“殿下所言极是,朝廷确实控制有诸多矿山,其中不乏优质的铁矿。”
“然而,这些铁矿分布在大唐各地,距离长安有远有近,运输成本高昂,且需要时间。”
“再者,铁矿的开采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目前各矿山的人手也并不是很充裕……”
李浩泽抬手打断了工部侍郎的话,直接问道,“哦?那长安附近就没有吗?”
工部侍郎被李浩泽的问题噎了一下,随即回答道:“长安附近,确实有一些铁矿。
但规模并不算大,且多数已被朝廷开采多年,产量有限。”
“本殿下问的是优质铁矿!”李浩泽见工部侍郎避重就轻,再次强调。
工部侍郎面露难色,“有是有,但那些优质铁矿都归属私人所有,朝廷并无权开采。”
说到这里,他下意识地瞥了长孙无忌一眼,眼神中带着几分隐晦的意味。
长孙家族,虽未跻身五姓七望的尊贵行列,但因长孙无忌深得皇恩,一跃而成为大唐的显赫世家。
他们的权势遍布朝廷内外,甚至还触及了关键的矿业领域。
实际上,长安附近那些令人眼馋的优质铁矿,皆为长孙家族的私产。
李浩泽细心捕捉到了工部侍郎微妙的眼神变动,心中已然洞悉其间的奥秘。
随着众人的目光逐渐聚焦在长孙无忌身上,他表面保持平静,内心却是波涛汹涌。
他深知,长孙家族已被卷入这场铁矿争议中,难以再保持中立。
于是,他决定主动出击,把握主动。
思及此,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深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住心头的激荡。
接着,他郑重地向李世民行了一个大礼,声音坚定而诚恳:“陛下,臣有一恳求。”
李世民眉头微挑,看着长孙无忌,声音平稳:“辅机,究竟有何要事,需得如此郑重其事?”
“陛下,晋阳殿下有意为朝廷分忧,承担制造甲胄的重任,臣甚是敬佩。
在这朝廷需要之际,长孙家族愿为大唐尽一份微薄之力。”
他顿了一顿,环顾四周,确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后,继续说道:
“长安附近的优质铁矿,确为长孙家族所有。
这些矿山,一直以来都是家族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重要资产。
然而,在朝廷需要之际,我们长孙家族怎能只顾一己之私,而置国家利益于不顾呢?”
说到这里,长孙无忌的声音逐渐激昂起来:“因此,臣决定,将长安附近的所有优质铁矿无偿捐献给朝廷!
这些铁矿,今后将供朝廷任意使用,以助大唐强盛!”
此言一出,顿时响起一片哗然之声。
捐献私人矿山,这在大唐历史上几乎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长孙无忌的这一举动,无疑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
李世民也颇感意外,他看着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辅机,你此言当真?”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神色坚定:“千真万确,臣决不食言。
这些铁矿虽为长孙家族私有,但在国家需要之时,臣岂能因私忘公?
臣愿将铁矿悉数捐献,以供朝廷驱驰。”
李世民听闻长孙无忌的慷慨陈词,内心深受触动。
他十分清楚,长孙无忌此举不仅代表着对朝廷的鼎力相助,更彰显出对他本人的深厚信赖与绝对忠诚。
李世民走到长孙无忌面前,亲手扶起这位重臣:“辅机,你的忠诚和担当,朕深感敬佩。
你此举不仅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更为大唐的稳定和强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长孙无忌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他深知李世民的脾性,知道这位皇帝不会让自己的忠诚和付出白白浪费。
他低头躬身道:“陛下过誉了,臣只是尽了自己应尽之责。
只要朝廷需要,臣愿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果不其然,李世民立马感动地承诺道,“好好好!辅机真乃朕的忠良之臣!”
“不过……这些铁矿都是爱卿家族之私产。”
“朕虽贵为天子,但也不能随意侵占臣民的财产。
既然长孙家族慷慨解囊,朕也绝不会让你们做出无谓的牺牲。”
“要不这样,这三个月内开采的铁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