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凌峰猛地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涌的情绪压下。他弯腰捡起地上的信纸,走到烛台边,将其点燃。信纸化为灰烬,他的眼神却愈发坚定。边疆的战火,朝堂的暗涌,这一切都提醒着他,时间紧迫,他必须尽快行动起来。
几日后,京城一处幽静的茶楼内,几位艺术界的名流齐聚一堂。名满天下的画圣吴道子,以唱功闻名的戏班班主,以及以琴技着称的柳姑娘,都接受了郭凌峰的邀请,前来共商“艺术革新”的大计。
“诸位都是各自领域的翘楚,”郭凌峰开门见山,“凌峰今日斗胆,是想和大家探讨一番,如何才能让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郭大人此言何意?”戏班班主不解地问道。
“我朝艺术固然博大精深,但也因此被条条框框所束缚,”郭凌峰语气诚恳,“绘画需遵循古法,戏剧需恪守教条,音乐需中规中矩……长此以往,艺术便失去了活力,只能在原地踏步!”
“郭大人,你这是要推翻传统,另立门户吗?”一位身着青衫,头戴纶巾的评论家站起身,语气尖锐,“我朝艺术传承千年,自有其精妙之处,岂容你随意诋毁?”
“我并非要全盘否定传统,”郭凌峰早料到会有人反对,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只是希望,艺术家们能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大胆尝试新的创作手法,融入新的思想,创作出更能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
“大胆尝试?融入新思想?”评论家冷笑一声,“那岂不是离经叛道,伤风败俗!”
“艺术本就应该百花齐放,如果一味墨守成规,那和停滞不前的池水有什么区别?”一直沉默的吴道子开了口,他将手中的茶盏放下,浑浊的目光中透着一丝精光,“老夫赞同郭大人的看法,艺术需要创新,需要突破,才能永葆生机!”
“吴老先生德高望重,自然说什么都是对的!”评论家语气中满是不屑,“但艺术并非儿戏,岂是随随便便就能创新的?”
茶楼内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起来。郭凌峰环视四周,他知道,一场关于艺术改革的风暴,即将席卷整个京城……
“既然如此,”郭凌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那不如……”“既然如此,”郭凌峰眼中闪过一丝坚定,“那不如就让作品说话吧!”他环视众人,高声宣布,“三日后,我会在城中举办一场艺术展览,届时,欢迎各位带着自己的新作前来参展,也欢迎各位评论家前来品鉴!”
三日后,京城最大的展览馆人头攒动,气氛热烈。这场名为“新锐艺术展”的活动,吸引了无数百姓前来参观。展厅内,吴道子一幅名为《春潮》的画作前围满了人。画中,一轮红日从海平面跃然而出,海浪翻滚,气势磅礴,一改吴道子以往的山水风格,大胆运用色彩和线条,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这……这还是吴老先生的画吗?”一位年轻的学子惊叹道,“简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是啊,这画风,这意境,太震撼了!”另一位书生附和道。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可吴道子的创新。一位身着官服的老者指着画作,吹胡子瞪眼道:“离经叛道!简直是离经叛道!这等伤风败俗之作,也配拿出来展览?”
“陈大人此言差矣,”一位支持改革的年轻官员反驳道,“艺术本就应该推陈出新,吴老先生这幅画,意境深远,技法精湛,何来伤风败俗之说?”
两派人马争执不下,展览馆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郭凌峰站在人群外,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知道,这场艺术改革,注定会充满荆棘。他看了看手中的节目单,嘴角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接下来,就看你们的了……”争吵声渐渐平息,人群自动向展厅中央的舞台聚集。这里即将上演一出新戏,由京城最负盛名的戏班班主亲自编排,据说融合了西域音乐和舞蹈元素,令人耳目一新。
帷幕拉开,舞台上灯光璀璨,演员们身着异域服饰,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翩翩起舞。故事讲述了一位勇敢的商人,远渡重洋,最终将异国文化带回故土。新颖的故事情节,加上演员们精湛的表演,令观众看得如痴如醉。演出结束后,雷鸣般的掌声响彻整个展厅。
“精彩!真是太精彩了!”一位年轻的观众兴奋地说道,“以前从未看过这样的戏,真是大饱眼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这种新式的戏剧。一位年长的戏迷摇头叹息道:“这哪里还是我们传统的戏剧?简直是不伦不类!”
“就是,这唱腔,这身段,简直是胡来!”另一位老戏迷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