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的话音未落,郭凌峰便脸色一沉,他知道,这消息定然非同小可。他朝陶夭夭递了个安抚的眼神,随即转身对周福说道:“说吧,出了何事?”
“陛下急召大人进宫,说是要商议峰会后续事宜。”周福不敢怠慢,连忙答道。
郭凌峰微微颔首,看来皇帝对重建金融秩序同样十分重视。他转头对陶夭夭说道:“夭夭,你先回去休息,我去去就回。”
“我等你。”陶夭夭温柔地为他整理了一下衣襟,目送着他快步离去。
翌日早朝,郭凌峰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提出了成立金融监管局的建议。他条理清晰地分析了当前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设立监管机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设立金融监管局,专司市场监管,制定行业规范,防范金融风险,此乃长久之计啊!”郭凌峰话音刚落,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便站出来表示赞同。
这位老臣名叫孙博文,曾担任户部尚书多年,在朝中颇有威望,也一直关注着此次金融峰会的进展。他深知金融市场的重要性,更明白缺乏监管的危害。
有了孙博文的支持,朝堂上的反对声音小了许多。皇帝最终拍板决定,采纳郭凌峰的建议,并任命孙博文之子,年轻有为的金融奇才孙博士为局长,全权负责组建金融监管局。
圣旨一下,郭凌峰便马不停蹄地找到孙博士,商讨组建事宜。陶夭夭也主动请缨,协助孙博士制定监管局的职责和工作流程。她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清晰的逻辑思维,为金融监管局的框架构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凌峰,你瞧,这监管局的印章我已经设计好了,你看如何?”几日后,陶夭夭拿着一方雕刻精美的玉玺,兴冲冲地跑到郭凌峰面前。
郭凌峰接过玉玺,仔细端详着,只见上面刻着“金融监管”四个字,笔锋凌厉,气势恢宏,正是出自陶夭夭之手。他笑着点了点头:“夭夭,你辛苦了。”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陶夭夭嫣然一笑,“对了,周福呢?我让他准备的那些东西……”陶夭夭话音刚落,周福便快步走了进来,手里还捧着几摞厚厚的账册。“大人,陶姑娘,这是这几日整理出来的钱庄和商号的资料,请过目。”周福将账册一一摆放在桌上,井井有条。
“辛苦周福了。”郭凌峰点头示意,翻开账册仔细查阅起来。陶夭夭也走到桌边,拿起一本账册,认真地翻看着。
“这些日子,周福你要多协助孙大人,监管局初立,很多事情千头万绪,后勤保障和人员培训都要跟上,不能耽误了大事。”郭凌峰一边翻阅着账册,一边对周福叮嘱道。
“大人放心,小的明白,都已经安排妥当了。”周福恭敬地回答,“孙大人那边也已经开始招募人手,加紧培训,不日便可正式开展工作。”
果不其然,仅仅几日后,金融监管局便以雷霆之势,对各大钱庄、商号展开了全面检查,严厉打击高利贷、非法集资等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一时间,那些平日里仗势欺人、牟取暴利的商贾们人人自危,叫苦不迭。而那些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商家则拍手称快,对金融监管局的成立表示大力支持。
“凌峰,你看,这是我设计的金融知识宣传单,简单易懂,你觉得如何?”这天,陶夭夭拿着一张印制精美的宣传单,兴冲冲地跑到郭凌峰面前。郭凌峰接过宣传单,仔细看了看,笑着说道:“夭夭,你真是心思巧妙,这宣传单设计得通俗易懂,老百姓一看就明白。”
“凌峰,我还有个想法……”陶夭夭眼眸闪动,凑到郭凌峰耳边,低声说道……
“好主意!”郭凌峰听完陶夭夭的建议,眼睛一亮,忍不住赞叹道,“夭夭,你这想法真是妙不可言!”
陶夭夭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狡黠一笑:“那当然,也不看看是谁想出来的!”
说干就干!郭凌峰与陶夭夭二人雷厉风行地开始了行动。他们深知此事意义重大,丝毫不敢懈怠。经过一番精心筹备之后,他们首先将目光投向了那些能言善辩且对金融知识有着深入了解的读书人。通过广泛的寻觅和严格的筛选,终于成功招募到了这样一批精英人才,并将其组建成一个实力强大的宣讲团。
这个宣讲团肩负着重要使命,他们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城镇和乡村之间。每到一处,他们都会选择一个热闹而又宽敞的场地,摆开架势,准备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当百姓们听闻有关于金融知识的讲座时,纷纷怀着好奇之心聚拢而来。
宣讲团成员们站在临时搭建的讲台上,声情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