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上,朝臣分列两旁,气氛庄严肃穆。皇帝高坐龙椅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
“陛下,臣有本奏!”李忠手持奏板,迈步而出,高声说道,“文化交流一事,兹事体大,万万不可轻举妄动啊!”
他的话音刚落,便有几名大臣附和道:“李大人所言极是,还请陛下三思!”
“陛下,文化交流利在千秋,切不可因噎废食啊!”郭凌峰不甘示弱,站出来反驳道。
“利在千秋?我看是祸乱朝纲还差不多!”李忠冷哼一声,“蛮夷之邦,文化落后,与之交流,只会玷污我国文化!”
“李大人此言差矣!”郭凌峰针锋相对,“文化不分国界,更无高低之分。交流互鉴,才能共同进步!”
一时间,朝堂之上,唇枪舌剑,争论不休。
皇帝始终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听着,目光在郭凌峰和李忠身上来回扫视着。
他知道,李忠等人代表的是保守派的声音,他们固守传统,害怕改变。而郭凌峰则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他们渴望进步,敢于创新。
这场争论,实际上是两种思想的碰撞。
最终,皇帝做出了决定。
“朕意已决,文化交流之事,继续进行!”
皇帝的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威严,瞬间压下了所有反对的声音。
李忠等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低下了头。
散朝后,郭凌峰和陶夭夭并肩走出金銮殿。
“凌峰,谢谢你。”陶夭夭轻声说道,“如果不是你,文化交流的事,恐怕就真的要搁浅了。”
“夭夭,你我之间,不必说这些。”郭凌峰微微一笑,“为了我们的梦想,我们一起努力!”
虽然皇帝表面上支持文化交流,但实际上,他给了郭凌峰一道密令,让他暗中行事,不必理会朝堂上的反对声音。
皇帝深知,想要推动改革,就必须要有破旧立新的勇气和决心。而郭凌峰,正是他选中的那个人。
文化交流的事,就这样秘密地进行着。
詹姆斯回国后,郭凌峰和陶夭夭通过林娜与他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商讨着应对策略。
“陈教授,您觉得,我们可以如何将外国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我们的创作中呢?”
一间雅致的书房里,陈教授和大卫相对而坐,探讨着文化融合的问题。
大卫沉思片刻,缓缓开口道:“也许我们可以从音乐开始……”陈教授和大卫的合作,如同两股清泉汇聚,激荡出别样的火花。陈教授博学多才,深谙本国文化的精髓;大卫则思维活跃,擅长将西方艺术形式与东方文化内涵相结合。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理性,一个感性,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书房里,常常传出他们热烈的讨论声。有时,陈教授会手持毛笔,在大卫带来的五线谱上,用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勾勒出婉转悠扬的东方旋律;有时,大卫会拿起古琴,在陈教授的指点下,弹奏出带有异域风情的古老曲调。
他们的第一个合作成果,是一首融合了西方交响乐和东方古典音乐元素的交响诗。这首曲子既有西方音乐的宏大磅礴,又不失东方音乐的细腻婉约,两种风格完美融合,相辅相成,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交响诗在一次小型音乐会上首次亮相,便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听众们陶醉在美妙的音乐中,仿佛看到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壮丽画卷。演出结束后,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李忠得知皇帝暗中支持文化交流,虽然表面上不再反对,但心中却充满了不满和担忧。他认为,外来文化会冲击本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家衰败。
“陛下糊涂啊!”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眉头紧锁,“文化交流,看似美好,实则暗藏祸患啊!”
他决定暗中破坏文化交流的进程。
“来人!”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了几句。
心腹领命而去,李忠的嘴角浮现出一丝阴冷的笑容。
文化交流在暗流涌动中悄然推进。郭凌峰和陶夭夭并肩作战,克服重重阻力,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公开展示的机会。他们在城中心的文化广场上,搭建起一座座展台,上面摆放着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的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作品。
开幕式当天,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听说了吗?今天这里举办文化展览,听说有很多新奇的东西呢!”
“是啊,我也听说了,好像是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