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邦使节被带走后,金銮殿上的压抑气氛并未散去,反而随着郭凌峰冰冷的目光,变得更加沉重。百官噤若寒蝉,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怒龙颜。
新妃被禁足的消息仿佛一阵疾风骤雨,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后宫。这一爆炸性的新闻就像长了翅膀一般,瞬间传遍了每一个角落,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那些平日里围绕在新妃身边,对她百般谄媚、阿谀奉承的妃嫔们,听闻此讯后,立刻像是变了个人似的,纷纷换上了一副幸灾乐祸的表情。她们那一张张原本堆满笑容的脸庞,此刻充满了嘲讽与得意,仿佛早就盼望着这一刻的到来。
想当初,这位新妃刚入宫时可谓是风光无限。她凭借着出众的容貌和才情,深得皇帝的宠爱,一时间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命运总是变幻莫测,谁能想到昔日备受恩宠的她,如今竟会沦为阶下囚呢?这般巨大的落差,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人们不禁感叹:这宫廷之中的风云变幻,真是比那六月的天气还要无常啊!
然而,这场风暴的中心人物郭凌峰,此刻却异常平静。他挥手遣退了所有宫人,独自一人在御书房内踱着步子。他知道,外邦使节只是新妃的一枚棋子,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则是新妃的哥哥,当朝外戚——李丞相。
果然,不出郭凌峰所料,新妃被禁足的第二天,李丞相便开始在朝堂上发难。他以“新妃年幼无知,被人蛊惑”为由,请求郭凌峰网开一面,释放新妃。同时,他还暗中散布谣言,声称郭凌峰宠幸奸佞,冷落贤良,意图动摇郭凌峰的统治根基。
对于李丞相的这些小动作,郭凌峰心知肚明,但他并没有急于反击,而是选择了沉默以对。他深知,李丞相势力庞大,根深蒂固,如果贸然出手,只会打草惊蛇,让自己陷入被动。
“陛下,李丞相又在朝堂上散布对您不利的言论了!”心腹太监匆匆走进御书房,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郭凌峰摆了摆手,示意自己知道了。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巍峨的宫殿,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朕倒要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
夜幕降临,郭凌峰独自一人来到了一处隐秘的宫殿——“观星阁”。这座宫殿地处偏僻,平时少有人来,是郭凌峰为了观察星象而特意修建的。然而,今晚,他并非为了观星而来,而是为了会见一位重要的客人。
阁楼内,一位身穿青色长袍,面容清瘦的老人正背对着郭凌峰,凝视着满天星辰。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老人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庞,赫然是当朝太傅——张居正。
“陛下深夜召老臣前来,不知有何要事?”张居正躬身行礼,语气恭敬。
“太傅请坐,”郭凌峰示意张居正落座,随后开门见山地说道,“今日之事,太傅想必也已知晓,李丞相狼子野心,朕不得不防啊!”
张居正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沉声道:“陛下所言极是,李丞相这些年来仗着自己是皇亲国戚,在朝中结党营私,排除异己,早已引起朝野上下诸多不满。此次新妃之事,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发难的借口罢了。”
“太傅所言,正合朕意,”郭凌峰眼中闪过一抹寒光,“朕已经决定,要拔掉这颗毒瘤,还朝堂一片清明!”
接下来,两人就如何应对李丞相的攻势,进行了详细的商讨。张居正建议郭凌峰表面上对李丞相的要求予以满足,麻痹他的警惕,暗地里则加紧收集他贪赃枉法的证据,等到时机成熟,再将其一网打尽。
郭凌峰深以为然,当即采纳了张居正的建议。随后,他又秘密召见了几位忠心耿耿的大臣,将反击计划和他们一一交代,并要求他们务必守口如瓶,静待时机。
几日后的朝会上,李丞相再次发难,提出了削减军费,扩充后宫,以及提拔自己亲信担任要职等一系列不合理的要求。百官见状,皆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郭凌峰坐在龙椅上,面无表情,一言不发。就在众人以为他会勃然大怒时,却见他缓缓开口道:“李丞相所言,也并非没有道理,朕准了。”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李丞相则是一脸得意,心中暗喜:看来这小子也不过如此,终究还是斗不过我!
然而,当外戚以为得逞时,郭凌峰突然开口了……
然而,正当李丞相得意洋洋,以为自己胜券在握之时,郭凌峰却话锋一转,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不过,”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下方那些或惊愕、或疑惑、或暗自窃喜的官员,“朕还有一件事要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