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 > 第246章 刘关张入昌黎

第246章 刘关张入昌黎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从霸主尼多王开始傲视群雄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三国如烟 穿成猎户后我养了未来首辅 戏说嬴政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星穹铁道:此生只为知更鸟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崩铁:是藏剑不是魔阴身 情牵盛世恋歌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三国:从佃农开始横推天下! 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姜林的第一个命令就是效仿柳城之前执行的政策,三年内免除昌黎郡内所有的田赋。

当然免除的前提条件是在今年春耕之后,所有的田地必须种上粮食。

如果没有种上粮食的土地全部会当做无主的土地收为官府所有。

虽然整个昌黎郡的赋税加在一起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有了昌黎郡大量无主的土地,再加上红薯和玉米这两种高产的作物,赋税和它们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姜林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如何保证不让这两作物的种子流传出去。

红薯都是制成红薯粉,玉米也是都碾碎成玉米糁子,为的就是保密。

姜林这个公告一出,整个昌黎郡瞬间就沸腾起来了,特别是那些手中还有些田地的百姓。

之前他们不种植,一方面是因为鲜卑人时常南下骚扰,种了也不一定有收成,第二个原因就是沉重的赋税。

百姓们认为姜林任职昌黎郡太守之后,肯定是可以守护昌黎郡的平安的,现在又免了赋税,他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种地呢?

要说不开心的,或者会因此对姜林产生怨恨的也有,那就好诸县里面的各大世家。

大汉持续到现在已经有将近四百年的时间了,那些世家几百年的发展和土地兼并,可以说昌黎郡有一半的土地都在他们手里。

当然这些土地他们是不可能自己下地耕种的,往年他们都是把土地租借给佃户,他们收取高昂的租金。

但是这些年因为鲜卑人的骚扰,百姓们是死的死,逃的逃,租种他们土地的佃户也没剩多少了。

特别是姜林去了柳城之后,弄了一个什么去柳城就给地的政策,所剩无几的佃户又跑了大半!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在春耕结束之前把自家的土地都给种上。

他们自然也是不愿意把手中的土地就这样白白的交给姜林,这不是割他们的肉吗?

所以在姜林公布了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昌黎郡就出现了一个两极分化的场面。

一方面是百姓们载歌载舞,对姜林感恩戴德,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另一方面就是诸县的各大世家对姜林咬牙切齿,恨不得对姜林扒皮抽筋,他们也开始互相串联,想要阻止姜林这样倒行逆施。

姜林自然也是大致能猜到这种情况的,但是他并没有放在心上。

所有的阴谋诡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不堪一击!

第一个公告发出去没多久,姜林又颁发了第二个命令,那就是全郡大募兵。

虽然每个县城都有自己的城卫兵,但是这些城卫兵的战斗力和意志力真的是不敢恭维,所以姜林决定重新开始募兵。

姜林大幅度提高了士兵们的粮饷,标准就是一个普通兵丁的粮饷够一家五口人生活为标准。

当然这个普通兵丁指的是城卫军,城卫军择优加入麒麟卫,麒麟卫中挑选弓马娴熟的加入虎豹骑,粮饷自然也会更高。

除了不菲的粮饷,再加上姜林在柳城搞出的那个英雄纪念碑,还有战死后丰富的抚恤,一时间无数年轻人人纷纷涌入昌黎县要求参军。

姜林让王二狗等人在昌黎郡四个城门弄了四个募兵处,开始招募士兵。

这次招募士兵和以前不一样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随着实力的增强,姜林的眼光也提高了不少 。

募兵的要求是年龄在18到30岁之间,武力值必须达到20点以上才行。

昌黎郡因为地处北方边境,民风彪悍,所以成年男子的武力值还都不错。

短短五天的时间,四个募兵处共计招募兵丁四万人。

姜林让王二狗带着这些新兵和粮草一同去了宾徒县,让邓茂在宾徒县对这些士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训练。

等一个月后,也就是春耕的时间,那个时候就是这些新兵发挥作用的时机。

虽然现在还没有到春耕,但是野外的田地上已经有不少百姓在开始除草和修整土地,姜林也趁机在昌黎郡大肆推广曲辕犁。

但是百姓们感觉曲辕犁这个名字不好听,他们更习惯把这种犁唤作姜公犁,传着传着,反而曲辕犁这个最原始的名字没有人叫了。

时间转眼来到了二月初,昌黎郡虽然依旧寒冷,但是路边已经有不少野草长了出来。

荒野上,突然有一支五六十人的骑兵从辽西郡的方向进入了昌黎郡,为首的是一个脸色白净,双耳垂肩,满脸颓然的男子,他左右分别有一个黑脸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