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的刘岱现在肠子都悔青了了,他在恼怒自己为什么会听那个曹阿瞒的蛊惑。
此时在刘岱的内心,已经对曹操怨恨上了。
但是现在不是想这些事情的时候,刘岱第一时间下令给王肱,让他带着三万兖州精兵滚回来。
刘岱知道济北相鲍信和姜林有些私交,所以他便让鲍信出使冀州去见姜林,向他表示自己的歉意。
鲍信得到刘岱的命令,没有丝毫迟疑,直接携带重金赶往冀州城。
除了刘岱外,冀州周围的诸多诸侯对姜林都是心生畏惧,唯恐姜林下一步会进攻他们,所以也纷纷派出使者赶往冀州城。
如果是往常,冀州这种战乱的情况,周围的诸侯不免会出兵占领一些地盘,但是这次所有的诸侯都十分默契的把冀州看做了姜林的地盘。
如果现在他们出兵的话,那就是对姜林的挑衅,现在他们可没有这个胆子。
如果算上冀州,姜林控制的地盘就有了三州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大汉第一诸侯。
就是董卓不死,占据了凉州,雍州和半个司隶地区的凉州军团,面对姜林都要低上半头。
更让人害怕的是姜林攻打冀州城的那些手段,所有的诸侯都在迫切的知道那是什么武器,所以他们纷纷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奔赴冀州城和幽州。
袁绍的死,不但在诸多诸侯中引起了轰动,在冀州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是袁绍唯一幸运,没有呆在冀州城的嫡子袁潭。
他前脚刚离开冀州城前往清河郡,这还没有到清河郡就听说了冀州城破了,自己那个英明神武的父亲也死了。
对于这件事,袁潭第一时间就是不信,但是随着源源不断的信息传过来,他是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同样,这个时候袁潭也知道冀州是保不住了,于是他赶到清河郡,收拢了清河郡内七八座城池,共计一万的城防军,直接南下投奔南阳的叔父袁术去了。
北方渤海郡的高览在布置重重重兵来抵挡于禁的进攻。
随着战线的压缩,高览的兵力也更加的集中,给于禁的进攻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可就在这个时候,高览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前线拼死抵抗敌军的时候,家被偷了。
在知道冀州城破,主公身死,冀州高层几乎被一锅端了的时候,高览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一整天。
一天后,高览打开了城门,对于禁投降了。
于禁也因此迅速的占领了整个渤海郡,然后兵进乐陵国。
而防守河间郡的朱灵,经过一番纠结后,也向关羽投降了。
关羽拿下河间郡后,便策马冲入了安平郡。
虽然冀州大势已去,高览和朱灵都选择了投降,但是下曲阳的文丑却没有投降。
一天夜里,他亲率五千骑兵从下曲阳城中冲了出去,在冲破了徐晃布置的三道防线后,消失在夜色中。
冲出封锁的文丑在得到袁潭奔投了袁术的消息后,几乎没有迟疑,也直接拿下寻找袁术去了。
冀州本部的兵马,逃的逃,降的降,从兖州赶过来前来助阵的王肱就坐蜡了。
继续打,他没有那个胆子,要是投降,他担心兖州的家人,逃走吧,没有刘岱的命令,他又不敢逃,每日愁眉苦脸。
终于在冀州城破的第十日,王肱收到了刘岱撤退的命令。
王肱没有丝毫的迟疑,在天亮之后,立马带着三万兖州精兵打算逃走。
可是他们的动作并没有瞒过张燕,张燕这段时间内心憋屈的很,现在他自然是不会放过王肱。
于是张燕降计就计,提前在路上埋伏,当场斩杀了王肱,击溃了兖州精兵,俘虏近两万。
这一战之后,张燕感觉那股一直堵在他心中的郁闷之气也瞬间消散了大半,颇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经过这场战役,他似乎也重新找到了自信,洗刷了他在并州仓皇出逃的耻辱。
王肱兵败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兖州刘岱的耳中,他当时就气的差点原地升天。
天知道他为了培养这些士兵付出了多少的心血,兖州没有冀州富裕,他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家底并不丰富。
兖州的世家也并不是对他全力支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算计,甚至那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阿瞒也在兖州。
这三万精兵是他维持自身权势,压制境内世家的根本。
他本来还想着要是能帮助袁绍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