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民间并不认可的这种纸币,或者短时间内百姓们还不能接受!”
“其实这也不怪百姓,而是百姓害怕突然有一天,这纸币不值一文的时候,他们会血本无归!”
“就像董贼迁都长安的时候发行过小钱,这种小钱既无纹路,也无字迹,却可以当五铢钱使用。”
“但是这种小钱却严重的扰乱的市场,部分诸侯也下令禁止小钱流通,但是这让许多手中有小钱的百姓血本无归!”
“有了这个先例,此时百姓对于纸币不信任也是正常的!”
徐庶说的这个事情姜林是知道的,在董卓迁都长安后,他大量搜集长安的铜器,将这些铜器熔了铸造小钱
甚至传闻他还把秦始皇搜集天下之兵铸的十二金人给融掉了十个。
这个时代一般沿用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这种钱分量足,老百姓们也都愿意接受这种货币。
但是董卓铸造的钱币,比过去的五铢钱小了一大圈,关键是质量还很差,甚至连字都看不清楚。
在董卓强力的压制下,那些百姓不得不接受这种钱币,就这样他们被董卓利用小钱骗走了几乎全部的身家。
而由于小钱大量出现在市场上,直接导致物价飞涨,东汉末年的通货膨胀由此拉开了序幕。
巅峰时期,一石谷子能卖到50万钱,幽州这边还好一些,但是在雍州老百姓宁可恢复远古时期的以物易物,也不肯继续再用任何货币了。
虽然因为姜林这边严格把控,小钱并没有大范围的流入这里,但是那些老百姓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一些小钱的事情的。
有董卓这样的一个先例,虽然姜林在幽州威望颇重,纸币和金属货币可以随时兑换,但是想让老百姓接受 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的。
因为他们都担心,董卓做了初一,那姜林会不会做十五?
所以对于百姓来说,还是用了数百年的金属货币更加的有保障一些。
这些姜林都知道,他本来是想慢慢的建立起纸币的信用,但是今天在街上的见闻让他明白,要想让百姓接受纸币,潜移默化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想一些手段。
但是他看到徐庶一脸云淡风轻的模样,立马有了主意:
“哈哈,兄弟你的眼光够犀利的啊,不知兄弟怎么称呼?”
“姓单名福,字元直!”
“原来是单兄,不知面对这种情况单兄你有没有什么解决的方法?”
徐庶看着姜林突然笑了:
“这满朝诸公都没有方法,我一个乡野之人能有什么法子?”
姜林自然不相信徐庶没有解决的办法,只是他不想说罢了,于是便说道:
“单兄说的也是,丞相大人和他的谋士都没有想出法子,你不知道也不丢人!”
“呵呵,你这激将法真的是有些拙劣啊!”
徐庶不着痕迹的看了一眼许诸和典韦,然后张嘴说道:
“不过我还真的有几个小小的想法!”
姜林闻言眼睛一亮,稍微凑近了一些:
“愿闻其详!”
“想要百姓接受纸币,我有两个方法,但是这两个方法都需要朝廷和丞相大人相助,我和你说了也没有用啊!”
“无妨嘛,我说出来我听听,如果真的有用,我可以向朝廷举荐你为官!”
徐庶稍微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
“我记得麒麟商会都是丞相大人的产业,特别是这麒麟醉,白砂糖和食盐这三种东西,可以说一本万利,供不应求,更重要的是独家生意!”
“然后呢?”
“如果丞相大人愿意,可以让麒麟商会在出售这些商品的时候只接受纸币,或者说有纸币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
“如此一来,无论是来进货的大商家,还是小商贩,为了贪图更大的利益,必定会去银行换取纸币来使用!”
“这种事情经历几次之后,那些商贩就能接受纸币了,有人用纸币来买他们的东西,他们也不会拒绝!”
“当然这个方法不单单适用于这些商品,麒麟酒楼等丞相大人的产业也是一样可以使用!”
姜林听完不由得扶手赞叹:
“果然是好计策,还有呢?”
“至于第二个方法就是要利用朝廷的力量了!”
“虽然幽,并,冀,兖四州的农税和进城税都已经免了,但是商税还是要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