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燃着楼上布幔。早有侍卫拔刀扑上,被李惜韵砍翻在地。李惜韵又接连踢倒几个红烛,霎时间火光冲天。
李惜韵点着岳阳楼上的布幔,引着雕栏画栋,一时歌舞升平的岳阳楼乱作一团。救火的救火,逃命的逃命,岳阳太守范升在几名侍卫的簇拥下手脚并用落荒而逃。
侍卫头领大呼:“莫让红衣女贼逃了!”众侍卫一拥而上,毕竟侍卫人多,且训练有素,饶是李惜韵修为不弱也渐渐难以抵挡。李惜韵砍倒几人,奔到楼边大呼道:“肃王府夜月郡主在此,还不来护,更待何时!”一语未了,早有十几人奔上楼来杀退官兵。
火光已吞噬了整个岳阳楼,李惜韵置身火海之中,望着绚烂热烈的火花,呆了一呆。李惜韵突觉一股阴柔之力迎面扑来,忙举刀相迎,不想柳叶弯刀似是砍到磁石之上,再也拿不回来,惊惧之际,胸前已中了一掌。
李惜韵只觉浑身骨骼散架一般,疼痛之极,险些晕倒。来人正是高公公。岳阳楼内不断有屋梁坠落,高公公却不急不忙,说道:“肃王府这是真的要反了吗?”
李惜韵勉强站立,如何还能说得出话。高公公又道:“杂家这就捉你回宫,看你父亲如何交代。”高公公正待动手,冷不防头顶巨石砸落,竟有千钧之力,“砰!”只听一声巨响,真似天崩地裂一般,高公公被砸下楼底。
暗算高公公的正是竹汶麟,原来竹汶麟一路向北追来,沿途留心寻找,也未找到王安石与红衣少女。正不知所措时,遥见西北方向火光冲天,心想不如去看看,径往起火处奔去。竹汶麟来到岳阳楼旁,无意理会躁动的百姓,遥见城楼处官兵正在与一群好汉打斗,又见城楼上火海中立着两人,依稀便是红衣少女与高公公。
竹汶麟无暇细想,提起一只看门石狮飞到楼上,向高公公头顶砸去。竹汶麟眼见得手,抱起红衣少女,向南飞奔。只听身后岳阳楼再也无力支撑,轰隆一声,毁于火海。
竹汶麟心知高公公不会善罢甘休,抱着红衣少女不住飞奔,却见红衣少女面色惨白气若游丝,急忙用左手手掌贴在红衣少女玉背之上,隔着红色铠甲,将一股浑厚的内力送到红衣少女体内。
李惜韵渐渐睁开眼睛,看着竹汶麟,心想眼前这小子虽然多次冒犯自己,但是加上第一次救了自己的话,已是三次救了自己性命,虽然还不知他名字,但偎依在他怀里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与安全。
她在心中正在努力的排斥着这种感觉,坚决不想他低头。
竹汶麟低头问道:“王先生安好吗?”李惜韵勉强点一下头,她还没有力气说话,也不想说话,看着竹汶麟坚毅的眼神,房顶树梢在自己身旁呼哨而过也丝毫不觉。
竹汶麟遥遥望见了迷鬼林,料想无人追来,在一口古井旁停下,将红衣少女放在井边石阶上,见辘轳上悬着枯绳,用手一摇,井里果有水桶。
竹汶麟打了一桶水,用左手捧了一捧,靠在红衣少女口边。李惜韵喝了几口,但觉甘甜解渴,恢复了一丝气力,缓缓道:“多谢公子救命之恩。”还未说完已咳不成声。竹汶麟忙道:“姑娘先养养气力,先不要说话,姑娘身受重伤,前几次多有冒犯,汶麟惭愧得紧,就不要再提相谢之言。”
李惜韵半晌后,方红着脸蛋弱弱道:“小女子李惜韵。”却见竹汶麟神色郑重,将食指放在口旁嘘了一声。
李惜韵细听周围动静,开始时只是风吹落叶的“沙沙”声,到后来却是“哗哗”水声,直至响声大作,从井底飞出一人,撞飞轱辘。
此人黑衣黑袍,黑布遮面,正是一位暗羽使。原来这位暗羽使昨夜追王安石入迷鬼林却不见了王安石,再寻路出林时已不知自己身在何处,心道明明只跨进迷鬼林半步,为何身旁全是黑压压的怪树?
暗羽使心知这林子有蹊跷,跃到树尖四下一望,竟望不到边际。暗羽使的轻功乃是武林一绝,在树尖狂飞了一会儿,依然像是在原地,自己处在树林中央,树林跟着自己飞奔一般。
毕竟暗羽使并非常人,处变不惊,思索一会儿,跃下树尖,折断长剑,用半截断剑挖起土来。暗羽使一直挖到树根之下,向土地湿润处挖去,也不知挖掘了多长时间,渐觉泥土松软,竟挖到一条地下长河。暗羽使沿着地下河,出了迷鬼林,来到井底,望见夜空后一跃而起。
暗羽使刚出了井即见竹汶麟扶着李惜韵坐在井边,还未落地,已向夜空中抛出一物,只见一道亮光冲天。竹汶麟料到这是邀集帮手的信号,急忙挥掌攻去,忽觉右掌不听使唤,整个右臂已提不起来,只得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