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这是一个新办的报纸,你也知道现在新办的报纸想要活下去有多艰难。”
听过这里,任家敬点了点头。
在以前,办报社的成本好像很低。但是现在,没有500万砸进去,根本连一周都挺不过去。
“我们这是法制类的报纸,想要发展起来,就必须有独家新闻,而且要是轰动新闻。”
“嗯。。。”
任家敬点了点头。
“幸好我和李副总编两个人都有些人脉资源。”纪总编接着说:“你是庄秘书推荐过来的记者,所以我们充分相信你的能力!”
说着,就打开手里的文件夹看了看:“第一期的内容就做这个:‘崇正集团’逃税方法五花八门。”
“。。。嗯?”
“‘崇正集团’逃税逃得厉害着呢。”总编说道:“有几个税务局在人帮着他们一起搞,所以一直都没露出尾巴。不过,据我所知,他们逃得肯定不少。我在税务局里的朋友是他们的死对头,所以对这个情况知道得还比较清楚。你收拾好了就到我办公室里来一趟,我告诉你怎么写。”
“啊。。。”
任家敬心里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
为什么不管到哪里,总会和刘成君有些瓜葛呢?
根据总编的情况,‘崇正集团’逃税的方式至少有三种:捏造虚假开支,虚增成本,还有注册离岸空壳公司。
前两者都是会计大笔一挥所造成,最后一项是说公司将资金转移到了海外。
这是任家敬在这家媒体的第一篇的稿子,自然下足了功夫。
他其实没有过报复之类的想法。
在离职这件复杂的事情里面,他说不出到底是谁更对不起谁一些。
虽然刘成君逼得他离职,可是刘成君和那个影星也传出了无中生有的谣言。
10天之后,报纸正式发行。
第一期的报纸销量远远超出了预期。
这份报纸走的是“恶俗法制”的路线。
就是说用说故事的形式来讲述一个又一个违法犯罪的案件。
在这种快餐文化的社会里,很容易博得眼球。
此后没出半个月,任家敬就听总编说,“崇正集团”所有的高层和会计人员全部陆续被检察院叫去调查了。
顺着根一扯,最后竟然还牵连到好几个税务局的官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整一个星期,只要任家敬打开电视,就全是关于这案子的进展情况。
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声音渐渐消去,偶尔才能看到零星片语。
最后,终于有一天,任家敬看见电视上说,“崇正集团”收到了巨额罚单,董事长被判了刑。
他刚刚留洋回来、只有22岁的儿子接管了公司的一切事物。
任家敬有点害怕会遭到刘成君疯狂的报复。
毁其家族的声誉,害他父亲入狱,按照他的性格,不玩死自己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可是竟然没有。
刘成君完全没动静。
任家敬这时只好在心里数千次地进行自我安慰。
一会儿告诉自己说,刘成君还在忙着工作的交接呢。
一会儿又想出另外一个可能,没有了老爸,他现在也只是一个有钱的孩子而已。
毕竟,老爸的人脉不是他的人脉。
以前都是家里人替他摆平。现在父亲入狱,他就像身后没了老虎的狐狸,再也威风不起来了。
况且,现在“崇正”刚刚出了事,再找人帮忙,哪有那么容易?
过去称兄道弟的“朋友们”怕受牵连,避之都唯恐不及。
任家敬就这样,每天都在一惊一乍之中度过。
想到好的可能时,就会开心一阵子。
想到坏的可能时,就会恐惧一阵子。
然后,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慢慢地,任家敬终于开始相信,“刘成君什么都没做”这个看上去有些不可思议的事实。
一切都美好得有些不像话了。
由于第一篇稿子的质量不错,总编很喜欢任家敬。
庄景文也时不时地会打个电话过来,问问任家敬在工作上、还有在生活上的情况。
任家敬把他当做真正的朋友。
本来很不善言辞的他,也会在面对庄景文的时候将那些点滴小事一件一件仔细道来。
今天遇到了什么样的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