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的世界,格局已经改变,随着美国的崛起,超级大国已经开始出现,世界已经不是欧洲的弹丸小国可以称霸的了。
这个时候的世界,只有成为超级大国,才能成为区域性霸主或是世界霸主。
而历史已经改变,沈凝云也成功的缔造了********的庞大工业,有了工业的支撑,建立起了强大的军事。
这个时候的********,在成为超级大国的道路上已经走在了美国的前面。
不过这个时候美国在战后能够攫取全球商品市场,这是********所无法相比的优势,尽管商品输出不是彻底的经济殖民,但是商品输出的利益却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放弃了这方面的利益,只剩下了几个经济殖民地的商品市场,让********的外部市场变得不如美国那么大。
这个时候沈凝云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确定了靠内需拉动经济,扩大自身市场,同时依靠军事获取经济殖民地及商品输出市场的战略路线。
尽管在商品输出市场上比不上美国,但是美国和欧洲的人口加起来,也不比********多多少。
但财富分配比较公平的环境下,比市场谁更大,就要看人口,********4。6亿的人口,比美国加上欧洲的人口还要多。
而战后欧洲失去了世界的商品输出中心的地位,英法失业率上升,财富分配出现问题,这个时候欧洲人的消费能力与********和美国是没法比的,尽管他们还有很多的财富,但是财富分配出了问题。
所以********只要财富分配不出问题,内部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相比的。
另外,********也可以扶持外部市场,那就是那些经经济殖民地人民的消费能力,北朝鲜、越南、高棉、暹罗在经济殖民下,也可以让这些国家的工人拥有一定的财富收入,加强他们在重工业产品的消费能力,而消耗性的产品则通过价格来限制他们消费,也就是把汽车、电器等可回收的商品价格定得低一些。
财富是可以通过创造获得的,所以这些经济殖民地只要经营好了,让那些殖民地的工人多做事,就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这个时候********剥削以部分,就还是有剩下的,剩下的那一部分则是分给那些殖民地的工人。
这些经济殖民地的人口加起来,也有将近五千万人,消费能力提高上去,也顶的上一个法国或者英国的样子。
而对外商品输出最主要的核心利益就是用附加值高的商品换取到附加值低的商品,从而使本国工人一天的劳动所得通过出口,换取到其他国家的工人几天甚至是十几天,乃至是一个月的劳动成果。
这就相当于窃取了其他国家的劳动力或者是资源,那么其国家自然也就更富裕,经济上也就显得非常繁荣。
美国在战后作为战胜国,除了无法向苏联和********的势力范围输出商品之外,几乎能把商品卖到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相当于美国可以通过商品输出窃取到其他国家的劳动力。
这个时候也就能让美国不断的强大起来。
全世界的商品市场,全世界向美国提供原材料。
美国要想达成这个目标,就必须对********进行围堵,才能使得********的商品无法输出到势力范围之外。
美国既然要达成这个目的,也必须挑起********和欧美的对立。所以美国积极的支援日本,与日本组建联合舰队也就不是没有利益纠葛的了。
英国也有足够的利益需要,因为********威胁到了英国的殖民地,不过英国却是希望和********处理好关系,一旦发生战争对于英国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就出现了矛盾了。
英国这个时候并不是很支持美国对中国的围堵和挑衅,但是英国又担忧西北政fu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也只能跟着美国先围堵一下********,英国此时基本上还没有一个明确而认为有效的对华战略的制定和出台,只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方面,沈凝云也明白美国的利益需要。但是********同样也有利益需要,特别是海洋利益的需要。
海洋利益说白了就是劳动力财富和资源财富。
战后美国就算是对********进行围堵,但是美国也无法左右那些小国的进口关税,********的商品和美国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