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灭了一支五千多人的苏军部队后,119师打扫完战场,便接到了休整命令,119师被调到了战略机场边上的营地进行休整,并兼顾后方防守。
战略机场边上就是火车站,这里是一个军用物资中转枢纽。
此时的火车站中一片忙碌,一辆辆火车飞驰而过,或停靠在火车站上卸货。到了西域行政区西边,军用铁路变成了四条重轨,比在西域行政区东边少了四条。不过那些军用物资,都通过汽车向前方转运。
关内通往西域行政区的道路冬天会被大雪覆盖,所以只有火车能够通行。同时天山、伊犁这两个出口山脉较多,汽车不方便。所以铁路修到西域行政区东部后,数量便减少了一般,不过在西域行政区当中,货运铁路也非常发达,特别是东部地区。
大量的原材料开采以及农牧业的发展,还有军工业制造和重工业制造,让西域行政区东部经济迅猛发展。
而西域行政区西部的经济明显不怎么样,这里的占领时间不是那么长,自从1919年正式占领这里后,到现在才三年的发展时间,这里的经济主要是发展时间太短,另外这里受到苏联的威胁,所以很多重要的经济项目不会在这里建设。
火车站中的军用物资运输铁路尽管只有四条,但是运输效率极为惊人。一条条火车不断的行驶过来,每一节的火车车厢内,都是从关内及西域行政区东部、南部运输过来的作战物资。
同时还有大量的人员乘坐这火车从关内支援到了西域行政区,进行后勤运输、道路建设等工作。
中华民国尽管没有下达动员令,但是却招聘了大量地勤人员。
那些普通地勤人员的工资每个月达到120银元,又使得工资水平有所上涨,如今中央政fu不差钱。这些钱又是给老百姓花的,通过税收和商品消费又会使资金回流,没必要在这方面吝啬。
前线的地勤人员加上后方的地勤人员,高达600多万人,相当于每一个参战的国防军士兵,平均下来有两个人为他们提供后勤保障。
而这些从事战争活动的士兵加上后勤人员,人数差不多上千万,但是对于中华民国这个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来说,只占到人口的五十分之一。
相当于五十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去参与战争活动,以中华民国当前的生产力,五十个人还养不活一个人?
这也是沈凝云敢于发动这场战争的底气,人口众多使得中华民国拥有超越所有国家的战争潜力,也使得中华民国可以一边发展经济一边进行战争活动。
至于战争生产,规模并不是很大。依旧是之前那些工厂,民用工厂并未加入军用物资的生产。
主要是之前中华民国储备了很多作战物资,武库里的军火还有很多。加上财团的军工厂的供应,也足以应付这场战争了。毕竟沈凝云也没有打算长久的打下去,只是为了教训一下苏联,让苏联安分一些。
上千万人参与这场战争,使得战场后方非常热闹。大量的汽车、飞机参与到了运输当中,军用物资一车接一车的运往前线。
119师撤到后方休整后,人员迅速得到了补充,弹药什么的都是满格状态。而119师在撤到后方的时候,剩下的那些参与夜袭的苏军的命运几乎如出一辙,被国防军包围后,被国防军依靠强大的火力打击轻松歼灭。
八十万苏军一天之内全军覆没。
被伏龙芝丢下来当炮渣的另外六十万苏军在被国防军包围后,大量苏军投降,一天之内投降的苏军士兵就打到了二十六万。
装甲部队包围了这些苏军后,立即向撤退的苏军展开包抄。而剩下那些被苏军抛弃的炮渣们,则继续被包围着,包围这些苏军不需要多少兵力,可以慢慢的收拾,反正也是煮熟的鸭子飞不了了,歼灭那些撤退的苏军才是最要紧的。
一架架运输机在天空中呼啸而过,伞兵部队也加入了作战。这些伞兵部队直接空降在苏军撤退的重要道路上,夺取道路、桥梁、仓库等重要设施。以确保装甲部队能够快速的穿插。
装甲师部队和后方的动力化步兵师的行军速度极快,一天之内,装甲师部队就穿插了上百公里。
如果不是苏联的道路实在太烂,还能更快。
穿插、再穿插!
凶猛的钳形两路并进,就像是一张饕餮巨口,将那些跑在后面的苏军部队吞进一个新的包围圈当中。
撤退的苏军被吓的亡魂皆冒,那些苏军的炮兵、步兵们,疯了一般的逃往沼泽和森林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