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很多欧美人士的高度关注,其中不乏一些亲身前往中华民国进行考察的群体。
威尔是个美国青年,他加入了英国国籍,然后获得了前往中国的签证。之所以要加入英国国籍,主要是因为中美关系一直很恶劣。特别是美国在排华,中华民国也在排美。中华民国除了会给美国外交人员、科学家和技工发放签证外,其他美国人想要进入中华民国是没有办法的。只有加入其他国家的国籍,才能进入中华民国。
威尔来到中华民国后,发现这里和过去美国一些对华著作的描写已经截然不同。
过去的中国人,见到白种人都会有些畏惧。但是此时,他走在大街上,根本没有谁用畏惧的眼光看他,反倒是用警惕的目光盯着他。
威尔刚来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明白了,中国人是在防范间谍。一开始威尔还有些但担心,这些中国人对他并不是那么友好。不过时间久了,也就比较放心了,这里治安很好,尽管这里的中国人对他不是很友好,但是还是比较克制,只要不去惹怒他们,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作为一个农场主的儿子,威尔来到中国后,最关注的则是此时远东这个大国的农业革命,走在大街上,他能看到大量从农村来到城镇的农民。那些农民离开家乡,进入城镇,人口流动非常大,社会变革非常剧烈。
在这样剧烈的社会变革下,中国依旧维持这稳定,这不得不提及中国人的政策,对于那些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城镇中有大量的工作岗位,因为这里的城镇几乎都在大量建设,几乎到处都是工地,使得那些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拥有了足够的就业岗位。而在住房上,中国政fu在郊区建设了大量的保障房,这些保障房用板材构建,成本非常低廉,但是居住起来却比较舒适,看上去也比较美观。
同时中国政fu在失业保障上非常到位,只要失业都能申请到生活保障金,并且政fu部门的人力登记管理市场还会努力为那些失业的农村人口介绍工作。同时在保险制度上做的很到位,工伤基本上可以得到额度较高的保险赔偿。医疗和教育方面也是中央政fu大力支持,那些农村人口不用担心医疗和子女教育问题。
这些福利制度,连欧美都比不上。最接近中华民国这样的福利制度的只有德国,但是德国的福利制度也没有这么大的力度。也正是这样的福利保障,让中国政fu顺利的度过了这个剧烈的社会变革,没有产生太大的社会矛盾。
而在过去的中国农村,已经有大量的农村消失了。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展开,很多农村都已经人去房空,在偏远一些的山区,那些农村基本上都封山育林了。
而在平原地区,农村基本上是全面消失,整个平原变成了一个个大农场,大量的大型农业机械进行了生产应用,这些大型农机的耕作景象让威尔感到震撼,他走过的那些平原地区,几乎都开始用这种机械化进行农业生产。
而在那些*平原、丘陵谷地、河谷地带,则有一个个小农场,这些农场基本上都是一些民资商人投资的。
大量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等作物被那些大型农机轻松的生产出来,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劳动力。
这样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中国人首创的,而且迅速进行了普及。中国政fu对这种机械化农业的普及,已经是上升到了全民支持的程度,机械化农业有税率优惠和补贴政策,农机生产更是免税,而农产品价格则开始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让农业生产者有一个固定的价格,并且控制了产量,使得农业投资者可以轻松计算成本和盈利,从而将钱投入到这个行业当中。
对于那些大型农机,美国方面暂时还不能进行大规模生产。因为美国虽然可以制造出这些农机,但是成本太高了。以美国的制造技术,还没办法降低成本。特别是在大型农机方面,发动机就是一个大问题。而批量制造技术方面,也不够先进,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缺乏实际应用意义。
这个曾经落后贫穷的国度,此时正在进行着快速的变革。大量的机械、车辆应用在农业生产当中。
而在基础设施上,更是到处都在大兴土木,修路修桥,修电站修水利,农业迅速得到发展。
这样的农业,让中国人顺利的度过了两年前的北方大旱灾,尽管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但却没有饿死任何人。而作为邻国的苏联,则饿死了很多人。
威尔对于这个国家的发展,已经只能用震惊来形容了。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人的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