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炮兵。
刚开火没几分钟的日军火炮又哑火了,而且再也没有了开火的机会,而且华东军的炮兵和飞机正在不断的向周边延伸,一旦发现火炮,绝对是第一时间进行摧毁。
日军的炮火一停,对装甲师唯一的威胁也都消除了。
战车碾过铁丝网,冲上了日军的堑壕,战车炮塔后的机枪开始向四周的日军开火,火力之凶猛简直无法抵挡,压得那些日军根本抬不起头来。
接着战车碾过堑壕,日军没有挖任何反战车堑壕,他们的堑壕宽度根本无法阻挡战车的前进。
许多日军士兵惊恐的跑出堑壕,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些怪物一般的机器,只能惊恐的后退。
一些日军士兵发扬了他们光荣的武士道精神,高喊:“板载”,抱着手榴弹就往前冲,结果不是当场被机枪射死就是不得其法,手榴弹没有命中战车的薄弱位置,而做出了无谓的牺牲。
还有一些直接丢手榴弹,但这样的爆炸对这些战车来说同样无效。
就算是这些战车被命中了薄弱部位,一般也就是瘫痪在原地,维修一下又可以投入战场,战车里的驾驶员一般都没有危险。
01装甲师、02装甲师、03装甲师,这三个装甲师形成了一个V字型的突击阵形,陆续碾过日军的第一道防线。
数十名战地记者抗着摄像机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性的战斗。
杨立云边是其中之一,他是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大龄初中生,毕业后便参军当了战地记者。
他并非是天上坐飞机的战地记者,他认为那种拍摄不适合他,那只能拍出战场的大致画面,只有在地上才能近距离拍摄战斗的经过。
正如委员长对他们说的那样:“不是因为你拍得不够好,而是你离得不够近。”
他抗着摄影机跟着步兵冲在了第一梯队,让他感觉意外的是,原本感觉会很危险的战场,让他感觉就好像是一场轻松的跑步而已。
前面堑壕的日军完全被冲上去的战车所压制了,根本无法对后面的步兵进行有效的射击,而远处的日本炮兵虽然开了几炮,但很快就被华东军的飞机和火炮炸哑火了。
当杨立云抗着摄影机冲到日军堑壕边缘时,看到了地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日军士兵的尸体,身边恰好有一辆战车从一个日军士兵的胸腔上碾过,肠子什么的直接被碾得爆了出来,让人看了涌起一阵恶心想吐的感觉。
这就是战场
战场就是如此残酷
当他冲上堑壕的时候,防线内日军的意志已经崩溃了,他们的血肉之躯根本无法抵挡这样的钢铁怪物,但还是有很多日军士兵躲在堑壕内负隅顽抗,这些躲在堑壕内的日军士兵被压制的无法抬头,但他们却躲在里面,等待着机会。
这些钢铁怪物虽然说他们无法抵挡,当他们也不好攻击堑壕内部。
而大部分日军士兵则是往第二道防线溃败,就在装甲师战车过去两批,一群在后面跟进的步兵冲了上来,然后跳入堑壕与堑壕内残存的日军激战。
华东军的士兵跳入堑壕后,冲锋枪的声音马上密集的响了起来,同时还夹杂着一些霰弹枪的声音。
堑壕内的日军与华东军遭遇时,往往连一发子弹都来不及打出,华东军的冲锋枪便扫了过去。
若是碰上一群日军,散弹枪砰的一枪过去,好几个日军都会被打成筛子,当场阵亡,死相绝对凄惨。
就算是没有冲锋枪和霰弹枪,光是步枪对决得话,日军士兵射出一发子弹,华东军士兵可以一口气打出五发子弹。
一个班内两个士兵轮番射击,就能压制同等与一个班数量的日军。不过这种情况一般不可能出现,因为堑壕内比较狭窄,往往也就只能同时两个人前进,拼的就是自动火力,什么精准设计都是浮云。
而且是浮云中的浮云
日军基本上没有装备冲锋枪,就算是有也只是极少部分,在这种前线上绝对是见不到的。
因为冲锋枪成本太贵了,以日本陆军的风格,那样昂贵的装备基本上不在考虑之中。
华东军不同,华东军生产出了14式冲锋枪,这是一种极为廉价的冲锋枪,而且结构简单,可以进行量产。
这些14式冲锋枪和霰弹枪在堑壕内大显身手,日军在堑壕内一旦遭遇华东军,想拼刺刀都没机会,就被猛烈的火力打倒了。
堑壕内的遭遇比的就是反应速度,日军的步枪比较长,在堑壕内不好移动枪口,而华东军的冲锋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