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是一个四亿五千万人口的国家,但其生产力是很强大的。
可以说当前中国的这些工程,成为了第一产业支柱,中国大部分的就业都是依靠这些工程来带动的。
再加上农业、工业、服务业,也就构成一个让中国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可以走上就业的道路。
劳动力的不够用,工资也就再次增长,使得更多的落后省份的百姓走出农村,前往工地务工。
铁路是一个投资周期比较长的工程,不过随着如此之多的铁路公司的涌现,实现投资的铁路很快超过了八万公里。
这些铁路预计将在五年之内修完,也就是说每年最少要铺设1。6万公里的铁路。
美国曾经制造过这样的记录,最高记录也就是一年铺设了两万公里铁路,而中国现在显然是可以超越这个记录。
如果说是以前,这就是不切实际的大跃进。
不过战后就不一样了,德国、法国、英国、美国都有工程师来到中国修建铁路,而中国不缺钱,不缺人,也不缺铁轨、机车,更有先进的工程车,如何不能突破这个记录呢?
美国可以一年铺设两万公里的铁路,此时的中国就能做得比美国还要快。
而计划修建的铁路还在增加,并不止是这八万公里,夏钧打算在增加到十万公里时先刹车,跑得这么快让他都有点心惊胆战。
太快了容易崩溃,因为其他环节可能跟不上。
特别是钱这个环节,虽然亚联储的成立,让中国可以印很多票子,但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印下去。
特别是在与美元竞争时期。
一旦资金链崩溃,那结果很严重。
工程一旦停下来,要想复工就得花更多的钱了,而且还造成工期的延误,损失会很惨重。
而且会波及到其他的相关制造业。
十万公里的投资,是当前的极限。五年建成十万公路铁路,十年就是二十万公里,二十年就是四十万公里。
也就等于是说,中国打算是用二十年,建设出一个比较完善的铁路系统,也是一个世界上最庞大的铁路系统。
原定历史的二战前,中国应该可以有三十万公里长的铁路了,这样的铁路总长,足够应付二战了。
——————
第二更到大章7000字。
今天万字更完
顺便求下月票。
第一卷 第338章 军备战略
第338章 军备战略
战后的世界局势基本上稳定了下来,形成了以中国、美国崛起的格局,而英国则开始没落。
东欧被苏维埃国红色政权所蔓延,逐步形成了以俄国苏维埃为首的苏联。
世界上的三大力量,基本上也就是中国所代表的中俄联盟,以及美国所代表的协约国阵营,还有俄国苏维埃为首的苏联政权。
同时,还有战后的德国、法国。
法国一定程度上与协约国阵营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歧,而与德国互相仇视与提防,两国之间的仇恨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此时的世界可以细分为三大阵营,也可以是四大阵营,或者是五大阵营。
美国、英国、日本形成一个阵营,中国、俄国形成一个阵营、苏联形成一个阵营、德国、法国各形成一个阵营,法国也可以归入英国、美国、日本的阵营。
但主要的阵营也就是中国、美国、苏联为首的三个阵营。
苏联是**太过极端,等于是个半残,在世界舞台上基本上轮不到他们说话,而且他们在国际经济上的参与程度很低。
苏联真正的能耐,就是给英美日当打手,阻击中俄这个阵营向西的扩张。
同时英美日三国则开始在海洋上围堵中国,特别是以美国最为积极,他们对中国已经十分恐惧了。
在此时的地球上,真正有国际较量的,只有中国、美国两大阵营,不管是德国也好,还是苏联也好,在国际上基本上损失很严重。
特别是对于德国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让德国失去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同时损失了大量的海外资产。
基本上德国在海外的投资几乎全面泡汤,在国际上的商业活动基本上没有了。
不过德国还是有一定技术的,战后确实可以恢复一些,不过德国的很多技术此时已经没有优势了,中国的技术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世界上的真正矛盾,实际上集中在亚元与美国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