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拍马难及吧?随便甩出几个创意。就能老古董们镇住。此人半生金戈铁马,身边自有一群死忠追随着,云家,便是其中之一。
男人生官发财,最有效的途径不过就那两条路,科举和战争。
走科举这条路,没有十年八年的寒窗苦读,是根本不可能有所建树,即便是一朝金榜题名,想要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名正言顺的敛财,那也要脑子好,后台硬,运气足这三样都凑齐了,才能够实施。这样一来,却是要谨小慎微的在朝堂上蹚水,若无多年苦心经营,何来高官厚禄?
战争就不一样了。
自古战事一起,发国难财的人随处可见。不过,有哪个发国难财的人,能像那些当兵的一样,光明正大的掠夺呢?
云家的祖先,最初也只不过是一个从七品的武骑尉罢了。
梁子昭举事之前,曾出兵打淮南,征寿春,攻连珠寨,拿寿州。总之赵匡胤做过的事儿,咱们这位太祖差不多都做过了。
云家是武将,跟着太祖南征北战的,立过不过战功。云家虽有从龙之功,可惜位微人轻,太祖登基后,只得了一些赏赐,并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云家先祖救了太祖一命,这才平步青云起来。
太祖建国之初,天下割据势力林立,新朝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局势之下,梁子昭也和历史上的宋太祖一样,日日彻夜难眠。在一众死忠的追随下平定内乱后,他也做了和赵匡胤一样的决定,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军制,发展生产,巩固统治。几年后,他打算通过战争创造统一局面,于是又不可避免的走了赵匡胤的老路,把兵力部署在西,北边境,防止辽,北汉南掠,以荆,湖为突破口,挥师南下,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征战生涯。
宋军并非神兵,自然也有溃败的时候,打仗嘛,有输有赢,会死人,这都是很正常的。太祖为了鼓舞大宋士兵,几次御驾亲征。
战场风云瞬息万变,杀红眼后,谁还会管你是不是皇帝啊!况且擒贼先擒王,敌人知道了你的身份,还不拼了命的想要把你拿下马,那他就是傻瓜。
太祖是武将出身,马上皇帝,功夫是不弱的。可惜自登基后,他的时间都献给了繁杂的政务和纷乱的局势,根本不能像以前那样练功,所以身手跟登基之前比起来,差了很多。敌军知道他御驾亲征后,便有了想要活捉太祖的想法。
当夜,敌军派人偷袭营地,太祖遇刺,危在旦夕,是云家先祖替太祖挡了一刀,这才化解了危机。
这一仗,大宋得胜,太祖搬师回朝,凯旋而归。
太祖回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封赏云家。
云家先有从龙之功,后有救驾之功,这两样履历绑在一起,简直晃瞎众人的眼,堪比后世哈佛学历,外加有在世界五百强工作过经验。自此,云家的先祖平步青云,一路从从七品擢升到正二品的枢密副使,封国公,世袭罔替。第一代的云国公,受封时年方三十七,父母早逝,没能看到他出人头地,三个兄长有两个死在了战场上,剩下的一个受伤后落了残疾,成了瘸子。太祖感念云家满门忠烈,特意把云家先祖的妹妹接进了宫,封为昭容,并赐了一块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金牌给云家。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云家自此从一介寒门军户人家。一跃成了京中新贵,富贵滔天,让人艳羡也!
只是,云家的那位昭容虽然进了宫,位分却一直不上不下的,不知道是皇帝有心玩平衡之术,还是什么另的原因。她直至殁时,也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的,这也成了云家人心中的一个遗憾。
一百多年过去了。汴梁的荣华依旧,皇家的威严依旧,却不知道有多少高门大户落了马,消散在了悠悠的岁月之中。往日的富贵荣华。如同过往云烟般消散。当初追随过太祖的那些人家,如今的光景也是各不相同,到现在还能屹立不倒的功勋世家,简直是凤毛麟角。
云家,便是其中之一。
周小米猜得没错,云霆霄的出身,确实富贵逼人。他父亲,是第七代的云国公云鹏。母亲是平南王郡主梁余音,他是云国公府的嫡出长公子。身份尊贵,一出生就注定是人中龙凤。可惜的是,他并不得父亲的喜爱,母亲早逝,继母的打压,都令他这个国公府嫡出大公子的地位岌岌可危。他已经十四了,可是国公爷还没有上奏请立世子……
郭路暗暗的在心里叹了一声,大公子无论品貌还是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可惜国公爷偏偏就看不到他的好,一颗心思都放在了庶子的身上。大公子都十四了,请封世子之事却一拖再拖,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