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米微愣,‘去外面长长见识’这话,可不像是一时兴起提出来的。只怕祖母心里,已经有什么想法了吧?
“祖母……”她有些紧张,突然想起漕帮,盐运等事情来,这种事情,上接着朝廷,下接着绿林,中间还牵扯着一个偌大的江湖,他们家还是不要插手的好。
宋氏不明白周小米的不安是从哪里来的。
“怎么,舍不得你二哥远走!”
远走,走多远,又去干什么?
这些话像一团乱麻一样,堵在了周小米的嗓子眼儿。
“你这孩子,有话就直说。”
周小米微微低了头,半天才道:“我是想着,嗯,想着太危险了。”他们的根基浅,一不小心,就容易卷入恶斗之中去,到时候,只怕得不偿失。
宋氏轻笑,“傻丫头,你当这世上的钱那么好挣呢?做什么没有危险啊!我让你二哥去胶东,泉州,明州那边学学,找找门路。我是让他去做大掌柜的,不是让他去跑船的!”颇有些哭笑不得的意思。
跑船?
周小米先是一愣,紧接着便反应过来。
宋朝的航海业是十分发达的,造船技术也是举世无双的。北宋时期,海外贸易已经成宋朝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这个时候,指南针已经发明出来了,海外贸易的推动和航海技术的发展,把宋朝的经济文明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宋朝,可是说是当时的最大海上贸易国,泉州,明州,胶东,广州都设有市舶司。到了明、清时期,会出现商帮,其中粤商,徽商,晋商,皆是其中的佼佼者。
市舶司负责抽税、博买一些进口商品、维护港口、发放贸易许可证,也叫公凭,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专门负责禁止走私,夹带违例物品等事务,跟后世的海关部门差不多。
周小米压下心中的滚滚波涛,小心翼翼的道:“我倒是听人说过这些事,听说咱们这边的茶叶、瓷器、丝绸都是特别紧俏的东西。”别的,却是一句也不敢再说了。
宋氏点了点头,以为她是做生意的时候,听别人说的,道:“这里头的道道多着呢!让你二哥去闯闯去,没有坏处。”
周小米暗想,宋氏手中怕是有些人脉,要不然也不会主动提及此事。
“都听祖母的。”
宋氏就满意的点了点头。
大概是昨天晚上没有休息好,又或是话说得有些多,宋氏脸上露出了几分疲倦之色。
周小米立即有眼色的起身告辞了。
她走后,王嬷嬷服侍宋氏歇下。
周小米带着桃儿回了自己的东跨院,整个人却惶恐不安起来。
宋氏想让周翼兴去沾染市舶之利!
这到底是谁的主意?
周小米失声对桃儿道:“二少爷呢?人在何处?”(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四章 感动
周小米失声对桃儿道:“二少爷呢?人在何处?”
桃儿从没见过自家小姐这样失态过,在她的印象中,自家小姐一向是个沉稳大气,端庄持重的人。即使偶尔表露出有孩子气的一面,但也绝不会像现在这样,带着几分惊慌失措,带着几分无助和害怕的样子。
桃儿意识到,出大事了,能让小姐失声变色的,绝非是什么普通的事。
“奴婢现在就让人去找!”
桃儿连忙往外赶,半路上撞到了进来禀事的红衣。
“干什么去?怎么慌慌张张的?”这人要是杏儿,红衣倒是觉得正常,那丫头天生好动,比旁人多了好几条筋,当差的时候总是上窜下跳的。可是换成了稳重的桃儿,红衣觉得事情不太寻常。
桃儿把红衣拉到一旁,低声道:“小姐要找二少爷,很急的样子,我瞧着,像是要出事。”
红衣不是外人,桃儿知道,小姐最信任的人,就是红衣。
红衣连忙道:“那你快去吧,小姐的事情要紧。”
桃儿点了点头,急急的转身离开了。
红衣目送桃儿离开,这才返身去了东跨院。
红衣进来的时候,周小米的情绪已经平定了下来。
无论如何,祖母也不可能去害自己的亲孙子。祖母那个人,做事还是比较有成算的,或许她就是打发周翼兴去南边涨涨见识!
她这会儿已经后悔了,急吼吼的派人去叫周翼兴,人来了她又能说什么?说舶市利厚,风险却大,让他别跟着瞎掺和?
祖母要是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