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史青云。
“如今天下大定,国泰民安,你我却还身兼军队要职。。。。。。”史青云说着,站起身来,走到书房的窗户,探头向窗外左右看了看,旋即又去把书房门关好,回身坐下,凝视着燕宁世的眼睛道:“哥哥只说两个人的名字,徐达,蓝玉居。。。。。。”
听得此二人名字,燕宁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深知此二人都是为如今圣上朱元璋创立大明朝立下不世气功的武将,当即明白了史青云的意思,沉思良久缓缓说道:“大哥,你也知道小弟并无甚么雄心大志,行军在外时常惦念家中高堂和妻子,如今北元已平,国无战事。
如今愚妻邹淑玲又已有了身孕,小弟。。。。。。小弟想解甲归田,享天伦之乐。”
“哈哈!愚兄也正有此意,如此甚好!如此甚好啊!”史青云攥住了燕宁世的双手大喜道。顿了顿,又凝视燕宁世双眼问道“若当真能解甲归田,此后便又有何打算呢?”
“小弟还未多想,那依哥哥说呢?”燕宁世思索了一下,回问道。
“依我看,你我兄弟同创办一家镖局可好?就在这真定府。”史青云说道。
闻听此言,燕宁世眼前一亮,略一思索便说:“好!就依大哥,这镖局用何名字?”
史青云翻眼思索一阵,答道:“川海如何?”
燕宁世双手翻上,又紧紧攥住了史青云的双手,大喜道:“甚好!就叫川海镖局!”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第二章 途遇老友
。。。。。。
建文元年曲折的道路,蜿蜒穿行在太行山脉中。北方的山,石多土少,形状各异的岩石恣意地从山体中凸出来,悬在大部分山路之上,路面上随处散布着从山上滑落的石块。一行镖车缓缓向南驶去,车轮碾压过后,发出咯嘣嘣的响声,溅出的碎石不时跳下山涧,叮叮咚咚的响声隐隐在山谷中回响。十几个汉子、几匹骏马、七辆镖车,排成一队。走在次位的黑马,背上坐着一个中年汉子,手持一面大旗,红底黑字,四个大字‘海川镖局’跃然旗面。
走在最前的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一身短衣襟的走镖装扮稳坐马上,便是这趟镖队的镖头了。但见此人两鬓微白,长脸阔耳,眉分八采直入鬓角,几道不深的皱纹嵌在额头,一双略显苍老的眼睛透着精光;单手持马辔,一口三尺长的戒刀斜跨腰间。
镖队转过一个山坳,改为向东,将午后的阳光甩在身后。初秋时分的北国依然酷热,镖头向上掀起了瓜皮帽,伸手扶了一下稍显蓬乱的发髻,从怀中掏出手帕,擦拭了下额头的汗水,眯着眼睛回身向身后的持旗镖师道:“龙辉,这一路前往大同,路上来往车辆甚少,这几年大同一带又开始不太平喽。”
“是啊,燕镖头,这几年大同一带战乱不断,连咱们押镖的买卖都少了很多。”话语间,依然环睁豹眼,不断注视着前方道路和山上的动静。
这川海镖局,始成立于洪武年间,位于真定府,规模尚可,在真定府辖内颇有名气。当年由义兄弟二人共同创办,便是这一路镖队的镖头燕宁世和大哥史青云共同创办。弟兄二人凭借着诚实守信,苦心经营,这十几年来也渐渐发展的初具规模,同官府和各路绿林也相处的甚是融洽。
今天这趟镖便是从真定府押送一批布料前往大同。当时的大同已经接近北方边境,与北境的鞑靼接壤,近几年大小战事连绵不绝。所以这趟押镖,燕宁世带上了自己最信任的镖师刘龙辉。
但是这趟押镖出乎燕宁世的预料,竟然拜山过寨一路顺利。如今已经镖至结银,返途到了距真定府管辖境内不远的地方。
燕宁世行伍出身,幼时练习祖传三十六路飞燕刀法,虽无特别高深之处,但是军中兵士多是穷苦出身,打仗全凭一股子勇猛气力,自然不能和早已有武术根基的燕宁世相比,所以不到两年便在军中颇有名气。后跟随起义明军,一路将元朝军队赶出关外,凭着自己的军功落了一官半职,衣锦还乡。
燕宁世入伍不久,经家中指婚,与同乡邹氏结为夫妻。邹淑玲娴熟端庄,和丈夫恩爱有加,育有一子,单名一个逸字。燕宁世常日里四处押镖,燕逸从小在家与母亲相伴。邹书玲家教慎严,对燕逸的学文习武每日加以督促。但毕竟二人只有这一子,心底的溺爱终是无法挥去,是以燕逸文武虽然小有造诣,但远说不上优秀,也就由得他去了。
想起不久便能回到温暖的家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