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个老匹夫!怕小爷追究,竟恼羞成怒,撺掇于将军将小爷送走!”苏世子在心中唾弃那四人。
那二位年轻的太医,也不过二十来岁,哪里就是老匹夫了?不过,比之他苏大少爷的十三幼龄,确实算老了。
实则也不能怪人家太医,你道那几味他没拿到的是些啥药?
人参、灵芝和何首乌!
先前为了吊着他的小命,用了那么些已是极为心疼,哪还能舍出十份给这位小祖宗糟蹋!
苏世秀到了渭南郡城,也不见低调下来。直接找了郡守,问人家要这三样儿,人家是欠你的还是咋地?
不过他倒是还要点儿脸面,各样只要了三份。便是这样,也叫那秦郡守好一阵儿地肝疼!
时隔一月,钟灵一行人终于在今日走出了大山。
出了山,首要的事情便是去打听,崤函道那边的情况,瘟疫可曾从洛城沿途扩散开来。
他们现在所处之地是为兰田县,乃渭南郡下往南方向。是否要去官府报备在此落脚一事还不好说,须得先探得瘟疫的情形才好做决定。
但买卖东西不用耽搁,众人便打算先去卖了山货。虽然相信这趟能挣不少钱,但银子没到手,便心里没个底。
这般打算着便问道,到了一家杂货铺前。此地靠着大山,常年有来往的商队在此歇脚休整,是以衍生出各类与此相关的行业来。山货很好出手。
此地往来交易的大都是生人,是以店铺信誉便不足为人所知。当地县令便邀了各家铺子掌事的,大伙儿齐聚一堂,坐下来谈。顺便成立了一个工会,工会根据行情拟定好价格,各家铺子便照着来。
是以钟灵一行人问了三家铺子,价格都一样。便没什么犹豫,顺利出手了手中的山货。各家都得了一两半两的银钱不等。
虽只是卖菌子山菇和干鱼的钱,这也很让大伙儿激动了。往年累死累活一年,五亩地产出的粮食,也不过能得个二两二三的样子。刨去种子等一应的开销,五亩地也就挣个二两银。
这才多久啊,一个月而已!每日还赶着路,能花多少时间在这上头?
可惜咱没维子那头脑,念书了的人果然不一样!维子可是提前买了好些盐,换的菌子比他们三家加起来还多,怕是少说也赚了二两吧!
好在这几家都是钟灵家亲戚,且这一路逃难下来,各家关系又亲近了不少,倒没人眼红。
何况维子家闺女这一路可出了不少好点子!这娃娃日后可了不得,还不抱紧了大腿,等日后被别人抢了先,后悔去吗?
便是那些子鱼,明明一样的放篓子。她去的时候就能弄一满篓子,她不去的时候,大伙儿便只能稀稀拉拉地弄到一两条指头长的小鱼仔。
见惯了满篓子大鱼,谁还希得要这个?直接又倒河里去了。
你道旁人如何这般想法?咋就和钟灵扯上关系啦?
钟灵不是每次都得在一旁,暗戳戳地记下各家下篓子的位置吗?便偶尔也言语上对同去的哥哥姐姐们说上一两句建议话,最好将篓子放哪儿哪的,还不错眼地盯着人家。
虽然她只是为了方便自个儿好记,但落在旁人的眼里,就变了味儿了。可不是感觉她在指导着大伙儿,往哪儿下篓子?
再加上她险些摔了的那回,她五哥代她下的篓子。隔天早上去提篓子的时候,便是所有人都只得了一指长的小鱼苗那回。
这还用说?显然就是那丫头有啥诀窍嘛!只是旁人不好问罢了。
他人心中如何做想,钟灵自然是不知的。只以为自己做的人不知鬼不觉的,还挺志得意满地。
这一伙人羡慕维子家的同时,也暗自在心中期待。这小丫头如此聪慧,那蝎子和茶叶应该能卖大钱吧?说不定不比这些山货少呢!
不要以为这群人没追求。先头都告诉了是贵重药材,咋还只有这么点期待,就想着一两半两的呢?
实则是乡下人不敢想!
就这些山货,说来容易,那也费了他们不少功夫。每日一家老小地出动,攒了整整一个月,才攒了那么些。
那蝎子和绞股蓝可能价格是好些,但都才花了日功夫。是以大伙儿觉得,能再有个半两银,便谢天谢地,相当地满足了!
要不怎么说撑死胆儿大的,饿死胆儿小的呢!
方才要不是钟灵拦着,这伙人就要把蝎子和绞股蓝也给卖了。这里能有什么好价钱?
商队多不说,还离山里人家近。虽说有个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