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氏又一巴掌,“说什么胡话呢!你姐夫不”
说到这儿嘎然而止!
望向大儿,见他点点头。
又转向闺女这老三,重重叹了口气。
等了会儿,陈秀梅也没吱声,只低着头。
李氏便又问那三个,“咋没的?”
从江南来的粮草昨日便已过了信阳。
因走的水路,从淮安一路沿淮河往西,今儿一早便到了桐柏县。
姜昊英虽还只是个世子,却已是人到中年,三十又二了。
他素来行事颇为沉稳。
因朝中局势紧张,这一番江南之行,将他外甥护得可谓是密不透风。
不过眼看此地距南阳和北襄两郡,不过一百三十里。
到了这儿,事情便已了结了大半。
前头这些日子无风无浪,顺利得很。
想来中宫嫡子年岁尚幼,皇后和国舅还能再耐心潜伏几年,这次许是他过于紧张了。
赈灾要紧!
这回又是大好的立功机会,他便不再拘着外甥,打算放他去北边独当一面。
也免得将来回朝请功之时,被有心人挑刺,说功不在大皇子身上。
大军便在桐柏县分了两路。
一路由姜世子领着,奔南边的北襄郡,去往郢州府。
另一路由大皇子带着,往洛城以东的荥阳郡,到豫中府赈灾。
哪想才分别五日,便听人来报,大皇子在荥阳遇刺了!
十多个死士挑了半夜时分,突然发难。
那些人怕是跟了他们月余了,只怕从京中出发时,便已隐在四围伺机而动了。
前头风平浪静,不过是等着机会一击必中!
怪道皇上当朝指派大皇子南下之时,国舅只安静立着,一句未言。
彼时只当是喜报来得突然,皇上又是趁着朝野上下欢欣鼓舞之时任命的大皇子,皇后一派便不好跳出来坏了群臣的兴致。
想来那时,国舅心里便已有了打算!
还真是一击必中!
若不是皇上疼爱,拨了太祖留与他的龙卫里头二人给大皇子,其中一人又用自己身体挡了一回,大皇子当场就得毙命!
也多亏龙卫一事隐秘,便是连皇后也不知。
乃太祖临终前亲手交付于当今陛下之手,世上再无第二人知晓。
便是这样,大皇子也去了大半条命。现在不过靠药吊着,喘口气而已。
荥阳并无太医,另外那位未受重伤的龙卫背了他,当日便在暗卫的保护下,往京城狂奔。
中间累了便换人。
如此,未敢有一刻停歇。
才于今日凌晨寅时一刻到了京都城门底下。
已是昏迷了六日,若再这样高烧不退,最多再拖个三四日,还是要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