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早,整个庄子静悄悄的,大概都在补觉。临近午时,才渐渐出来几人走动。
昨夜的后遗症很是明显,钟灵的两只眼睛肿的老高。
陈秀兰见了,只以为她尚未睡饱。便赶忙囫囵捣弄出点吃的来,暂且让她垫了肚子,就赶她回屋,让她再去睡会。
“晚上还得去庙会呢!不赶紧睡会怎么成?”
因她们母女昨儿入宫了,五哥他们便也没去庙会,打算今儿一起去逛逛。
想到这个,钟灵也有些迫不及待。这地界,一年到头,也就逛庙会这点娱乐活动了。可不能错过了!
她爹还颇为可惜地感叹了句,“可惜近日不得闲!”
往年接近这时候,他都要加紧打些小玩意儿的出来。小马车、陀螺、狗子猫的,不拘什么,都能卖的不错。拿到庙会上摆个小摊,倒比平日卖大件赚得多。
申时才恰恰过了一半,钟文弘就各家吆喝着,咱出发啦!
响应的人倒不算多。年轻媳妇子的,有奶娃娃要照看,没心思出门。上了年纪的祖父母辈,也没那闲情逸致。
除了钟灵和姨母带着康康,最后就只那到了年纪,却还未及说亲的姑娘小子们四个,和三个满了五岁的小家伙们。
一行十人,分了两辆马车,早早地就往城内去了。
他们到的时候,南大街这边已是人来人往了。
留了申叔与刘大爷看马车,他们这十人便往人群中去了。
泥人面人糖人、套圈的、杂耍的、弹唱的、斗鸡问鸟的,应有尽有。几个大的还好,那三个小家伙,一路咯咯叫,这也要,那也稀奇。
走到戏台子跟前,已过了大半时辰。
戏还未唱起来。问了铺设台子的人,说是再有个两刻钟,就该开唱了。
来听戏的人,大都自带了小板凳过来,也有那不嫌麻烦的,搬了家中竹椅来。
钟灵等人哪有这样的经验?
像这样在外头唱的戏班子,原本在他们家乡,几年都听不上一回。瓦市里唱的,都有人家固定的场地,收了票钱,自然也有现成的长条凳。
若是以往,随手折根树枝子,地上扫扫不就坐得了?
但如今个个都是新衣,且周围都是体面人,没别人这般做,他们便只好站着。
不过,有需求就有市场。钟灵觉得,咱在这附近转转,说不定有卖凳子或租凳子的。
他们来的方向上没见着,五哥、小舅和小堂舅便往那另外的三个方向上去寻了。
果然!没一会儿,人回来了。说是南边和东边都有,一个租,一个卖。
三人便又去那出租的地儿,一人拎了三四个回来。
戏将将听到一半儿时候,大皇子与苏世秀带着三皇子来了。
“我说吧,他们肯定在这儿!”苏世秀对程宁煦邀功道。
“你咋知道我们要来?”五哥问他。
“来不来只猜到了一半。但若是来了,这个点正是唱戏的时候,往戏台子这儿找,一抓一个准!你们乡下人就好这一口。”
钟灵瞪他,城里人了不起啊?
找到了人,苏世秀便要拉钟灵去别处走走,“听戏有什么意思?你要喜欢听,回头我们府里请了戏班子,让你听个够!”
“那能一样吗?人多了热闹,听起来才有意思!”
“镇国公府里的人,可不比这儿少。”程宁煦笑着说一句。
虽说今儿不是上元节,但只隔了十五日,灯笼又是老早就扎好了的。这会儿拿出来先用用,也可。
是以,北边的状元街上,现下便已挂满了灯笼。乃才子佳人聚集之处。
原先他们十人,是从西边来的,倒不知有这个。便是知道,以他们肚里那点货,大概也不感兴趣。
这会儿听说要去那边猜灯谜,抢对子,钟灵半点兴趣也无,坐着听听戏,多惬意不是?
不过苏世秀有心要在她面前表现一回,再加上她小堂舅也想去试试,便只好跟着去了。
是了,陈明轩倒是打小读书的。
钟文弘听了这么会儿的戏,也过了瘾。他又是个好凑热闹的,最后一行六人,一起往状元街去了。
“妹妹,你看,那边是不是那野种和那贱丫头?”
林向志正百无聊奈,四处乱瞟,正好瞅见了刚到街口的钟灵一行人。
照说昨儿的事情刚过,这时候,他们兄妹两应在家中身居不出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