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佶越骂越气,猛然将榻边的帖子一把丢在赵楷脸上,喝道:“朕躬无能,奈何不得金人,却还收拾得逆子叛臣!”说到气愤处,泪水竟尔流了下来。
满堂宰执侍卫听得皇帝语带哽咽,言语间更是不成体统,吓得连大气也不敢喘上一口,谁又敢开口求情?
赵佶站起身来,朗声说道:“郓王赵楷有意谋反,经察属实,即刻调集禁军,全城搜捕郓王孽党!”
众侍卫答应一声,押着赵楷,出阁而去。
待儿子走后,赵佶脚下一软,几乎就要软倒。童贯、蔡攸急忙上前扶住,劝道:“陛下切莫悲戚,叛乱已除,且保重龙体。”
赵佶靠在二人怀里,喃喃说道:“桓儿何在……”
诸臣将皇上扶于榻上,正要宣太子进殿,猛听得外面惊呼之声迭起,随即兵刃之声乒乒乓乓,只道郓王叛乱又起,一时惊疑不定。过不多时,门外脚步声疾,一名侍卫闯了进来,满身血污,叫道:“刺……刺……”
童贯喝道:“大胆奴才,惊扰圣驾,该当何罪?”
那侍卫啊啊两声,突然一个踉跄,摔在榻前,就此气绝。
诸臣无不变色,赵佶也吓了一跳,叫道:“怎么回……回……”
但听得惨叫之声此起彼落,回荡殿外,阁内大都是文臣,见此情形,无不心胆俱裂。童贯虽是太监,毕竟曾为三军统帅,此刻倒是颇为镇定,道:“圣上不必挂心,谅小小几个反贼,何足道哉!”
忽然又有一人飞速奔进,诸臣认得正是何灌。只见他全身浴血,伏地叫道:“陛下,刺客闯宫,行刺太子殿下!”
赵佶颤声问:“这……可是郓王么?”
何灌道:“不……不是。”
童贯双眉一轩,道:“那是什么刺客?”
何灌道:“一个小子,一个贼道人,功夫极为了得,伤了几十名……”
他话没说完,赵佶已翻身下地,叫道:“太子、太子殿下何在?”
何灌道:“殿下无恙,陛下放心。”
郓王受缚押向西去之际,东厢却有十数名侍卫簇着一人走来。那人约莫二十七八岁,长身玉立,面目俊美,神色满是凝重焦急。见得前方倒着十数具死尸,正自错愕,斜刺里“嗡”地一声响,但见一道金光闪耀,一只飞轮疾卷而来,其势猛恶。
随行护卫大惊失色,不及拔刀,纷纷喝道:“保护太子!”
四人死命挡在那人身前。只听惨叫连连,四人登时开膛破肚,死于非命。
玉华阁前乱作一团,凌钦霜既要留心眼前,又要戒备龙归,不免难以旁顾,哪料得变起俄顷?骤然闻得那声“保护太子!”向西望时,却见一只飞轮在半空中辘辘旋转,血淋淋飞回林间一名白袍道士手中,心下顿时一阵寒凉。
他见龙归三人隐伏玉华阁外,只道欲刺天子,哪曾料到意在太子?此刻太子距玉华阁足有数十丈之遥,他明知鞭长莫及,亦飞掠而下。
太子赵桓脚下一软,跌在地下,吓得面无人色,颤声道:“救命!”
太子护卫连连呼喝,兵刃齐上。这时玉华阁前的侍卫闻得声响,何灌一声令下,蜂拥抢上,向那道士围去。
那道士正是乾坤子,他身法灵动,左手金轮,右手拂尘,飘忽莫测,如鬼如魅,一时之间挡着披靡。惊呼骇叫声中,十数名侍卫个个脏腑迸流,皑皑白雪被染得殷殷血红。
赵桓身处仅余的三名贴身护卫之间,只觉眼前一片眩晕。便在此时,砰砰砰三声大响,身子一颤,那三名贴身护卫胸口各开一个大洞,血流如注,向自己倒来。
赵桓“啊”的惨叫一声,退开两步。
何灌见得此景,心知尚有刺客在侧,当即反身挡在太子身前,挥剑叫道:“殿下莫慌……”话音未落,忽然一股劲风从左侧袭来。
何灌心中一凛,侧身让开。黑暗中便见剑光闪烁,一名少年正挺剑抢向太子。
何灌自知中计,对方攻己为虚,太子才是真正目标,眼见太子已暴露在那少年长剑之下,自己相救不及,慌忙一刀往那少年后脑挥落。
那少年正是天宗二少主。此番刺杀,乾坤子明里牵制侍卫,他则于暗处以突火枪射杀太子护卫,趁得守卫空虚,擒获太子。此计本是十拿九稳,哪知这何灌武功居然不弱,临危不惧,竟有机变。只听得脑后风起,二少主却哪肯以命换命,长剑倏忽反撩,架开一刀,直袭何灌手腕。
何灌与他换了一招,但觉虎口作痛,眼见敌剑来势迅猛,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