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和嘲讽的口气问道:荀先生,您看大秦国的军队如何呀?
荀先生六十多岁,是有名的大儒士,秦王很器重的大臣李斯就是他的学生。他的表情复杂,既带着点期望,又满是无奈,说道:秦军的确很强大,看来,天下已经没有一支军队足以与之争锋了。
嬴政微微一笑,又气势逼人地问道:秦国下一个目标就是平定楚国,在荀先生看来,我们可以胜利吗?
荀先生皱了皱眉,似是不愿说出,但又不得不说道:天下将定于一,天命使然,恐怕无人阻挡得了。
嬴政有些得意,并且觉察到荀先生内心的矛盾,似乎有意要刺痛这个老人,于是又问:说实话,我敬佩先生的眼光,但你那礼乐仁义的治国道理,我却一点不感兴趣,也没听你的。不知先生下一步要到哪里去呀?
第二章 匕首(13)
荀先生淡然地说:到楚国去倒是比较合适。
嬴政十分惊讶,问道:难道你不知秦国马上就要平定楚国了吗?
荀先生道:秦国的强盛国力着实让我钦佩,但我也是从小读诗书长大的,楚国的风土很适合重温我的旧梦。他又笑了笑,很释然地说:秦军打到楚地的时候,我大概就该进棺材了。
嬴政的得意之色全无,琢磨着这个奇怪的老人,讪讪地又问了句:先生在秦国生活的这些年可还适意吧?
荀先生答道:我在秦国生活八年有余,一直住在王翦大将军府上,除了讲学之外,还教他的几个儿孙《大秦律》和《孙子兵法》。其中叫王离和章邯的两个年轻人,机智锋锐,意志坚强,是可用之材。
听到王翦这个名字,嬴政谈话的兴趣全无,猛地坐回去,一言不发。不过,他又深知荀先生识人的眼光,他看上的人才一定不会错。于是,嬴政僵硬地笑了笑,还想问点什么。这时,有什么熟悉的东西一闪而过,他拍了拍脑袋,念叨着:王离?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人提到过。
两人说着话,远处传来鼓声。胜利的虎师队伍走进平原,依然训练有素,不过规模小了许多,只有三千人左右。远远看去,队伍的颜色没有比武第一天时那样鲜艳。不过,每个人的肩上披着一块大大的红绡,使整个队伍又现出难得的活力,给人死后重生的喜悦。
嬴政站起来,走到观台最前面。队伍绕着平原稳稳地走着,指挥车的鼓声保持着高亢的声调。每隔一会儿,队伍就会爆发一阵吼声:
为秦王,而战!
为大秦国,而死!
最后,队伍绕着平原走了一周,停在观台前。嬴政微笑着转过头,对屠睢说:把蜀郡进贡的美酒赐给胜利之师,虎师每人爵一级,有功者爵二级,死者子嗣承爵。另外,国尉府要把勇士选入京师卫队。
屠睢跪在地上,说:谢大王。嬴政愣了愣,转念一想,屠睢也是秦军士卒出身,对士卒奋死杀敌的勇猛和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深厚的感情。这是感情的流露,不必深究。于是宽容地笑了笑,让屠睢传令下去。
不想,屠睢接着又说:有两件事须向大王汇报。嬴政一听,说:看来是很重要的了?你说吧。屠睢说:虎师裨将率一千人马阻击龙师主力一夜,实为虎师胜利的关键,他本人受了重伤,不治而亡,请大王给予嘉奖。嬴政沉吟了一会儿,回头问道: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嘉奖?
掌赏罚的官员答道:按《军爵律》,灭国大战制胜,统者封侯。咸阳比武虽比不上灭国大战,但意义重大,且裨将勇气可嘉,须以重奖,以鼓舞秦军,可爵三级,赏千金,子嗣承爵。秦王说:就这么办吧。下一件事呢?
屠睢说:九原郡兵屯长王离建议突袭龙师小城粮仓,并参加阻击龙师主力的战斗,表现英勇,也应重奖。
秦王听屠睢一说,眼睛一亮,想都未想便脱口而出:就是这个王离,让他速到观台来,我要见他!
观台下的队伍得到秦王的嘉奖令,正在缓缓退出平原,国尉府安排了一顿丰盛的酒宴,犒劳胜利归来的战士。王离满脸灰土,还和着血水,只剩牙齿是白色的。浑身已经不见了军袍原本的颜色,裤子扯了不少破洞。国尉府的人跑得气喘吁吁,让王离马上去英武宫。
王离扫了身上一眼,迟疑了一下,问道:用不用换身军袍?那军官着急地说:不用,大王不会怪罪刚下战场的士卒的。路过国尉府设在观台下的指挥所,王离发现一只水桶,就用袍袖浸了些水,胡乱把脸擦了一下。
第二章 匕首(14)
嬴政见到一个浑身是尘泥、血水的年轻人跪在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