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印刷成册,在各地的书店发售,据说很多士子文人,都会去购买,这种书,十分畅销。
这也就跟后世的高考题一样,钱阿瞒真是佩服这古人的智慧,能想出这种方式来赚钱,不说这时文集有没有效果,就冲着科考的士子想研究考题,也会去买上一本,这样的书册,不畅销才怪了。
钱阿瞒识字,虽然看不懂那书上面的锦绣文章,但时文集这样的名字还是看得懂的,所以吴寒秋才放心的让她来买,一点不担心她会买错。
钱阿瞒想着,吴寒秋那种当她是白痴一样的眼神,心里就一阵好笑。
因为吴寒秋教她认字,她表现得太过聪明,后来教她字意时,她就刻意的让自己笨拙了一点,所以吴寒秋也只当她识字而不识意,虽然认识字,但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这也就眼白痴差不多了。
钱阿瞒想的是,他把自己想得笨一点也好,若是太过精明外露,难免他会对自己心生荠蒂,这样就适得其反了,反而不美。
挑好了书,这时文集的价格,还真不便宜,就这么几页纸,居然就要了五两银子,再次唉叹这个时代的书,还真是贵得离谱。
这要是现代,只怕早就被人放到网上,让人翻烂了,那还容他这么嚣张的,居然要价五两银子,也不想想五两银子一本书,已经是天价了。
再是心疼呀肉疼的,还是得买,谁叫自家的男人,还想考举人哩,不买不行呀,这也叫投资,她只能这样想,幸好带的钱足,剩下的钱,还够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纸还寄放在笔墨店里,带着大捆的东西逛街十分不便,等买齐了东西再去取就是了,也不像现代的人似的,转个脸就不认账,再次感叹,古人就是好呀,纯朴,没那么多坏心眼。
去了针线铺子,挑了些丝线,绣花这门手艺,她一直没放下,这是她最初来到这个世界,耐以生存的技艺,可以说是有感情的,她舍不得丢下,虽然现在不需要靠绣花来赚钱,但她却更想,把这门技艺练得更精细,可能她是个比较念旧的人吧,她也不能更合理的解释对绣花的迷恋,只能如是想着。
随后又去了布店,挑了匹素净的细布,打算送人,再去市场买了些肉呀,骨头之类的,雇了牛车,去取了那捆黄麻纸,就直接往家赶了,逛了这么一大圈,又挑又选择的,这会儿停下来,才觉得十分疲惫,坐下去就不想动,只盼着能早点回到家才好。
第88章
鱼塘里养了不少的鱼苗,喂鱼也是有些讲究的,钱阿瞒会每天割些草,切得细细的,撒进鱼塘里,还有家里的一些谷糠,家里也没有养家禽,所以这些糠一至都放着,现在拿出来喂鱼正好,就算吃完了,还可以再去买些回来喂。
这些鱼现在天天有现成的食物吃,而且顿顿管饱,见天儿长,一个月的时间,稍大些的鱼,都有手掌般大小,瞧着很是喜人,但也愁人。
这鱼小吧,也没人会打它的主意,但现在正慢慢在长大,时不时的在水里一翻,那肥肥肉肉的模样,半大小子见了,都直想流口水。
话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虽然都是一个村里的人,但保不齐就会有那么一两个老鼠屎,让全村人都能为他蒙羞。
钱阿瞒自己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守到鱼塘边上,吴寒秋要读书,更是不可能,想来想去,惟一的办法,就是雇一个人来守着。
想着这些日子,为了那一塘鱼,自己忙里忙外的,空闲的时间都没有,如今想来,雇一个人,真是很有必要,雇来的人也不只是守着鱼塘,也得把鱼给养起来,到时在鱼塘边儿上搭个棚子,这样白天晚上都能守在哪里,其实白天也都不用怎么看,最主要的是晚上,做贼的不都是摸黑行事么。
只是雇人的话,却不知道雇谁合适,最好是本村的人,离家近,天天都能回家,跟村里的人也熟,外来的人,信不信得过两说,说不定还会跟村里的人直争端,这样想来,还必须得雇村里的人才合适。
钱阿瞒将那些家境贫寒些的人家,在心里都过了一遍,想来想去,觉得赵大河家最合适,他们家雇了自家的地种,因此,两家都是熟人,最主要的是,赵大河这人很实诚,就上次的事情,赵大河这人,在钱阿瞒的印象中,就很好。
他家人多地少,家境并不富裕,钱阿瞒也很乐意帮他一把。
看守鱼塘这活儿轻省,而且她打算开出的工钱,也不会太低,这样一来,这就是一个肥差了,只怕若是传出风声,很多人都会争着抢着来做。
这事钱阿瞒就打算这样定了,直接去了赵大河家,现在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