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女生小说 > 明末边军一小兵 > 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

第125章 木盾、火炮、火箭 (第1/4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满城都是我马甲 最强战神归来 王爷的小妾总想干掉我 娘子座上聊 开局揭皇榜,我爹竟是朱元璋 大龄傻女:农家姑娘不愁嫁 小娇包撒娇:皇兄轻点撩 皇后葬身火海,疯批暴君一夜白头 黑沉香 雁南归 正妻 猎狼记(BG,性暴力预警) 成人之媒 锦鲤少女逃荒种田 烈焰邪妃 误推太子下水以后(1v1, sc) 莲花子(NP 古言短篇) 不臣之心 误推太子下水以后(1v1sc) 王府贵媳躺赢日常

号角声响起,城外的清兵大阵分开,推出来一辆辆盾车。虽说王斗将境内几个堡都烧了,让清兵找不到木板木料做盾车的材料,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办法。

舜乡堡周边都是山地,山林的深处总有树木,虽说路程远了点,但一天下来,清兵中的跟役与辅兵也砍伐了不少的树木,他们将那些树木略略处理,捆扎在一起,就成为粗糙的盾车或是大盾,虽说这些大盾的样式不怎样,却一样有盾防的作用。

这种用粗木材捆扎成的粗糙盾车木盾,除了大炮,火铳怕是很难打穿它们。

而且火铳又不能抛射,对躲藏在木盾后的清兵怕是无能为力。

这些盾车与木盾缓缓而来,其中只有十辆估计是精心打造的盾车,下面有车轮可以推动,前面的盾防木架上,还裹着几层厚厚的牛皮,甚至有几辆还包有一层的铁皮,上面泼上了水。

这种精制的盾车,不说火铳,在一定的距离内,怕是小型的火炮都不能打散打穿它们。也是阿巴泰统领镶白旗的大军,有这个能力制出这种精良的盾车。

除了这种精制的盾车,余下便是清兵那种粗糙的盾车木盾了,十几根粗木捆扎在一起,就成为一个盾。大部分的木盾,甚至连车轮都没有,只是木盾上有许多木把,让一些跟役及辅兵可以将这些沉重的大盾缓缓平推前进。

从王斗这里看去,缓缓而来的盾车、木盾怕有近百个。一排一排,一层层的密密麻麻,除了七十多架是从南门这边而来,余下的盾车及木盾则往东面城墙这边推来。显然清兵是打算从两面同时进攻舜乡堡。

比起上次清兵攻城的规模。此次的盾车明显多了数倍,看来清兵攻城的决心不小。

看到远处密密层层的清兵盾车,城上的军民们都是不由自主发出粗重的喘气声,王斗眼中也满是凝重的神情,自己将几个堡烧了,清兵还可以做出如此多的盾车,看来他们征战多年,也有自己的智慧,是个不能小看的劲敌。

此时躲藏在那些盾车后的清兵有多少,五个牛录。十个牛录。甚至一个甲喇?

随着盾车的前来。王斗己经可以看到那些盾车都是用粗木所制,这样的盾车,恐怕城头舜乡军的火铳都打不进去。好在城头有大量的火炮,那些大盾的移动又非常缓慢,自己可以用火炮对付他们。

那些清兵盾车越推越近,近两百步时,王斗传令道:“火炮准备!”

城楼上令旗摇动,城头上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炮手准备!”

此时舜乡旧堡南面城墙上,架设着十四门佛朗机铜铁炮,又有小铜炮、小铁炮二十门,虎蹲炮十五门。这些佛狼机火炮都是轻型火炮,炮重在三、四百斤。架在高高的炮架上,发射约两斤重的弹丸,射程在三百米左右。那些小铜炮、小铁炮发射弹丸在一斤或是八两左右,射程在一百多米。余者的虎蹲炮,射程在二、三十步,也就是三、四十米。

每副佛朗机铜炮旁都有三个炮手,各个小铜炮、小铁炮,虎蹲炮身旁也有两个炮手,只是除了其中一个炮手是原来炮队的成员外,余者一或两人,都是临时从青壮辅兵中挑选出来的炮手,他们的作战能力让人担忧。

清兵盾车又推得更近。

“开炮!”

十四门佛朗机铜铁炮依次开火,炮弹从城头呼啸而出,狠狠地砸向城外的清兵。

……

此时进攻南门的清兵,阿巴泰共计押下了一个甲喇一千五百人的清兵,内有战兵五百人,此外还有土默特右旗的固山额真俄木布楚虎尔,让部下一员亲将率领五百人的蒙古兵协同进攻,内有披甲战兵一百五十人。

不但如此,阿巴泰还让那个甲喇章京颜扎,领着自己的数十个披甲战兵,尽数随同作战。

在舜乡旧堡的东面,又让一个甲喇章京领着三个牛录近千人的清兵,随同土默特左旗的外藩蒙古五百兵,押着大批的大明百姓,从该处城墙外进攻。余下的清兵及蒙古兵,便作为后备队,视战情随时准备支援作战。

还是老样子,清兵进攻中,以辅兵跟役推着大盾、盾车前行,在盾车的后面还有两侧,是轻甲善射的弓箭手,作为掩护身后穿着两层重甲,手执盾牌大刀的死兵登城作战。

在死兵后面,是大批的清兵辅兵及跟役,他们担着土,或是推着小车,上面满载泥土等物,用来填取沟堑之用。最后是各牛录那些精锐的白甲兵押阵,伺机登城作战。

不论是进攻舜乡堡城墙的哪一面,相比满洲兵,蒙古兵较为怕死,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打头阵,只是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鬼灭]上弦月宇治 红楼之玉成佳事 穿到古代做妖妃 人在dc,天天行政休假 祖宗保佑:山河无恙故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