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不肯甘心,鹦哥儿便趁机在旁边嘀咕,道:祠堂里还关着个宁二爷呢,长得与大小姐那般相像,干脆让他代嫁不就没有三小姐的事儿了么?
再说了,即便是事情闹出来了,我们乔家这样的富贵人家,那向家又能拿我们如何?不过赔些银子把宁二爷退回来便罢了,又有什么损失,三小姐也就不用把自己一生的幸福都赔进去了。
乔致莹听罢先是斥责鹦哥儿糊涂,这么荒谬的话也说得出口,到得后来,居然也动了心思。眼见着第二日就是婚礼,想起乔致宁的天真简单,又省起乔老爷对他的冷淡,乔致莹终是横了心,一不做二不休,就打算依了鹦哥儿之计行事。
于是当夜鹦哥儿在三姐儿的“授意”下,与一早便被买通的婆子丫鬟联手将乔致宁弄晕弄哑,自祠堂里弄了出来,连夜更衣妆扮,又取出厉氏早先便准备好的绣花鞋给乔致宁穿上,便在天亮吉时到来时分,将犹然晕乎乎的乔致宁扶了出去。
出门哭嫁时乔致宁一点反应都没有,身子又软得很,只能靠喜娘扶着,乔博年虽不喜,却与四姨娘张氏一样,以为三姐儿不愿意出嫁,这是故意给父母甩脸子看呢,倒也不曾想到别处去。那喜娘早先便被人递了话儿,道是新娘子身子不好,这刻只是累得喘气,却也没有生疑心。
如此,乔致宁便这样被稀里糊涂地送上了花轿,嫁入了向府。
而鹦哥儿随着主子一同出嫁,一方面是因了她乔致莹大丫鬟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是听信了厉氏的话,为躲避接下来的乔府风波,以后再被接回来。
该说,厉氏虽是小家小户出来的,这番心计谋划却着实不简单。而且巧合的是,厉氏有一个远房亲戚曾在向家做过事,当年向景行离家闹出那场风波之后柳夫人便将知情人都悉数遣散了,这人到厉氏门下打秋风说漏了嘴,厉氏便将向景行爱男人的事情记到了心里去。
彼时向乔两家尚没有结亲,等到乔致静被向家定了去,厉氏就更不肯说了,满心等着看高夫人的笑话,却未料到如今这一点又被算计进了她新一轮的谋划里。
厉氏想得明白,只要乔致宁被送进了向家的大门,无论他是否会被向景行糟蹋了,也无论向家是否肯放了他,一旦此事闹出来,乔致宁的名声也就全毁了。加之乔老爷向来不喜爱这个儿子,便是立即将乔致宁乔家继承人的身份革除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此再将三姐儿脑子一热闹出来的事端捅出去,乔致莹就成了那替罪的羔羊,受到牵累的四姨娘跟他的两个儿子也就完了。
向老爷统共就四个儿子,这番动作下来,乔家毫无疑问地就会落到乔致远的手里,换言之,身为乔家大少爷生身母亲的厉氏,也就会成为乔家内宅真正的主人。
照理说,厉氏的想法也没什么错处,只是她毕竟受出身所限,眼界狭窄又见识浅薄,完全比不得高夫人的眼光。虽于内宅中能活得如鱼得水,一旦放眼于外却混不是她想象得那般简单。
整个计划之中有三处错漏,足以令她致命。
一是被厉氏买通暗中引诱乔致静的吴榛名。虽迫于生计,吴榛名与普通读书人的死要脸面大为不同,但毕竟骨子里也是个知廉耻的,况且后来对温婉天真的乔致静也生了真感情,虽按照计划带了乔家大小姐深夜私奔,最后却没有按照厉氏的要求抛弃她,宁愿不要厉氏许诺的报酬银钱,反真的带着乔致静逃走了。
第二是厉氏错看了向家的隐形势力。因了向府一贯的行事低调,便连高夫人也不晓得柳夫人的娘家是京城豪官,她之所以竭力与向家结亲,却是看中了向家在官场多年经营的深厚底蕴,这是暴发户一般的乔家完全无法与之比拟的。
小户人家出身的厉氏却是全然看不到这一点,多年的富贵生活迷花了她的眼,令她自视甚高,还以为向家不过是比商贾之家的乔家略强那么一些罢了,又有乔家老爷在江陵官场的多年经营,若果真两家有了什么冲突,多使些银钱也便能摆平了。
就是这种近乎愚蠢的浅薄念头成了这个计划里最大的漏洞,厉氏做梦也没有想到,被她小瞧了多年的向家若是果真发威,小小的乔家就只有等死的份儿了。若是厉氏能晓得这一点,她也就不会胆大包天到设计乔致宁代嫁入向府了。
第三点却是厉氏小看了乔家老爷乔博年。长女与人私逃,代嫁的三女儿又逃婚,本该关在祠堂里的嫡子反被当做新娘送进了向家。。。。。。内宅搞得如此乌烟瘴气,乱成一团,掌管内院的二姨娘与四姨娘都逃不了干系。而反观这一切,一切事成,得了最大好处的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