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女生小说 > 宣平郡主 > 第472章 县令

第472章 县令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大明:崇祯你且去,汝江山妻嫂吾照之 从逍遥赘婿到万古一帝 宠妾灭妻?不存在的,娇妻美妾我都要 寒门公子 摊牌了,不装了,我娘是皇后 快穿之宿主是个白切黑 从斗破开始的万界冒险 穿越项羽猛揍刘邦,打造万世帝国 秀才家的小娇娘+番外 殿下必将加冕为王+番外 女帝的绝品面首 锦绣清宫:四爷,脑洞大+番外 太傅+番外 衡门之下 作精的休夫日常 本宫不渣 豪门贵女复仇记 顾府春深 谁家后院不起火 三岁小道士被财权两大家族团宠了

八月初,夏税已征收完毕,各省上报税收情况,并陆续押解税银进京,税收结果基本符合预期,有些出入的都是因各种灾害免税减税的。 因为皇帝态度强硬,从京城派往各省的官员也丝毫不敢留情面,不称职的地方官员被降职、撤职甚至有直接入狱的。 一旦入狱,从前贪赃枉法的各种罪过都被翻了出来从重定罪,那些不安分的省份都有出头鸟被砍头抄家,地方官员被吓破了胆,再不敢与朝廷作对。 那些试图抗税的豪强地主都被转换立场后急于表现的当地官员强硬镇压了,至于那些被煽动的穷苦百姓其实很好解决,压根儿不用多费口舌,让他们看到实际的好处比什么都有用,当他们发现今年的应缴税银比往年低时,对新税法的抵触立刻变成了欢迎。 随着这次税收,皇帝在全国的名声又有些改变,他在普通百姓及有见识明事理的人眼中形象又高大了几分。 安王时期的名声被人抹黑,残暴能止小儿夜啼、人品低劣成为闲人口中的谈资;刚登基时免了一年的赋税,虽然有人心里阴暗地觉得他是在沽名钓誉,但众多得到实惠的尤其是贫苦人还是会说他好的。 等到了如今,他派出的钦差手段冷硬见了血,那些心里有鬼的官员们私下里骂骂咧咧的。但通过邸报对皇帝事迹的宣扬,在百姓心中,皇帝虽然爱杀人,但好像杀的都是北胡人、贪官污吏和劣绅,对百姓一直是仁善的,是个好皇帝。 这次全国因为各种灾情申请免税的州县有六十多个,根据听雨阁的信息,情况属实的有五十多个,对于这些州县皇帝直接做出了批复,减税几成或者直接免税。 除此之外,还有十几个据听雨阁的情报受了灾却没有官员上奏的,对于这些异常的州县,皇帝都派了人秘密前往调查。如今派出的钦差陆续回京,顾舟去的最早、回来的也最快。 富平县令没什么好说的,贪官一个,对上申请免税,对下却加收税银,虽然之前没做什么太大太显眼的恶事,百姓对他的观感是不好不坏,但这次的事让他不死不行。 他欺君了,且他加收税银的行为导致当地百姓对新税法及朝廷和皇帝产生了误解,认为官府就是在搜刮民脂民膏。 相比于其他钦差,皇帝给了顾舟先斩后奏之权,所以富平县令直接被顾舟在富平县菜市口砍了头,又给上级的知府去了文书,命他暂时派人管理县里公务,宣扬新税法,退还多收的税银。 而山河县的情况就有些复杂了,当地灾情确如听雨阁所说,有涝灾但并不严重,粮食有不同程度的减产,但绝对到不了完全免税的程度。 山河县令王辉是个三十岁左右透着精明的人,与顾舟还是同科的进士,虽然没有拜师皇帝的殊荣,但也称的上是天子门生。 王辉在当地的官声很好,山河县历来比较贫困,他任县令两年来勉强算是清正廉洁、勤勉奉公,百姓对这个衣食住行十分节俭、时常下乡体察民情、说话特别和蔼、不收他们钱的父母官十分崇敬。 但顾舟经过调查却总觉得此人不像所表现的那般品格高尚,到任以来的所作所为有沽名钓誉之嫌。 首先此人出生在富商之家,家资虽不算豪富,但凭他的资财绝没必要过如今这等节俭甚至有些寒酸的生活。 他尚未派官留居京城时的生活可是相当滋润,还时常借故邀请他们这些出身好的同窗吃饭喝茶,出手相当大方。 其次王辉上奏折为山河县申请免税,皇帝的批复尚未下达,他就将此事大肆宣传了出去,收获了全县百姓的感激。 无论最后结果如何,反正他体恤民情、为民请命的好名声是有了,若最后此事没成功,百姓骂的也是皇帝,王县令仍是爱民如子的好官。 纵观王辉到任以来,所做所为大多是些虚头巴脑的,没有实际付出,政绩也有限,至少山河县依然那么贫困,他虽然得了许多好名声,但一点儿都没有改善百姓生活。 此次山河县受灾,他若上书请求酌情减税是他尽职尽责,但他直接夸大灾情,上书免税,无疑是慷皇帝之慨、解国库之囊为他自己积累官声。 寻常富人为了好名声还要自己出钱修桥补路、开仓施粥呢,他可倒好,空手套白狼,其心可诛! 可顾舟觉得这事儿不能草率处理,一个闹不好皇帝和朝廷的名声在山河县就坏了,最好的办法是请皇帝减免一些税款,再找别的理由处置他。 皇帝接到了顾舟的奏折后很干脆的下了旨,既然顾舟也说山河县确实是一个穷县,又确实受了灾,那免了一季的税银也没什么。 至于那王辉,打算踩着皇帝和朝廷提高自己的名声,所求的不过是个百姓拥护、政绩突出,然后步步高升,飞黄腾达,既然如此,皇帝决定让他老死在山河县任上。 为了防止地方官在一个地方任职多年成了当地土皇帝,所以宣朝规定,一任县令三年,到期后根据政绩或升迁或调任或降职,少有连任的,除非当地百姓万分不舍,连名上书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穿越到大梁国从落水开始 竹马他总撩我 当兰陵王重生后 梦归尘 重生后成了全娱乐圈顶流的白月光 大唐皇子日常 天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