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天水异闻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说徐庶受诸葛亮委托,一人双骑,披星戴月,一路狂奔,累死一匹坐骑,终于在七日后抵达天水城郊。
一路行来,沿途各城各邑皆们户紧闭,荒野千里,渺无人烟,一副大战方兴的景象。
及至过了陇山,进入天水境内,景象陡然为之一变,放眼望去,但见庄稼郁郁葱葱,陇间地头多是匆忙的农人正在播种。
他这才想起来,如今已是春三月,已是农忙时节了。
在徐庶印象中,天水刚刚经历征服,情形与关中应当半斤八两,同是荒芜萧条,不想亲眼所见,竟是一副人间乐土的模样,不由对诸葛亮之治,大感叹服。
“孔明真当世大才!”
不远处有一片草棚,想是供周遭农夫及往来行人休息之用,时已近午,徐庶决意先在棚中用些干粮清水,再发足赶上一程,争取在入夜之前进入城中。
等他赶到,发现草棚中三三两两,已经聚有不少青壮,正一边休憩,一边热火朝天地聊笑着。
徐庶找了一处干净处坐了,自包袱中取出干粮,就着清水囫囵吃了几口,间或往农夫出斜眼觑望。
他见这些青壮身着短打,农具散了一地,显然是左近耕种的农夫,他们谈性正盛,对于陌生人的到来,竟也不曾片刻瞩目,只自顾自聊着,不时发出阵阵哄笑。
徐庶走南闯北,见识广博,一眼便瞧出这群农夫有些不同寻常,他们身材高大,双腿微微有些罗圈,多数人的虎口处生有老茧,这些茧子是长期舞刀弄剑形成,而非操持农具生成的。
转瞬之间,他便判断这些农夫一定当过士兵,其中不少还是骑兵。
见状,徐庶好奇之心大盛,不觉竖起耳朵,偷听这群青壮闲聊的内容。
只见一名面留八字胡,身材壮实的年轻人抱怨道:
“平日里家中田地,只消几名家人耕种便够,谁料官府赐下的田实在太多,害得我冯大得亲自下地抢种,不是兄弟吹牛,这种田的手艺,我老冯撂下可有年头啦。”
他虽说是抱怨,实则话语话外满是得意与满足。
“谁说不是呢!”
这句话引得周遭青壮纷纷点头,不住应和着“抱怨”,更有一名年轻的汉子调笑道:
“我们倒还好了,每家每户都只增了百来亩,加把劲也就耕完了。要知道这均田之策,以口授田,老韩家有五个儿子,官府一口气分了他家三百亩地!他虽有五个儿子,两个还小,不能下地,这几日大家伙儿都忙着抢种春粮,他怕不是要累死在田里!”
老韩就是军中刺头之首韩德,是大家眼中的风云儿,众人联想到这等猛将挥着锄头在田间拼死劳作的画面,皆轰然大笑起来。
笑了片刻,一名年纪稍长之人摆手道: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对于家中劳力缺少的门户,官府还能借他们耕牛助力。前日在讲武堂,我与老韩坐在一道,他说他家借到一头耕牛,这几日便能种完地,他还说今晚讲武堂,定要早些赶去,抢个好位置,好与教习好生说上一番话哩!”
“哎呀呀,俺这几日忙着种地,若非兄弟提醒,差点忘了晚上还有三日一次的讲武堂!”
“好你个贾三,竟然忘了今晚的讲武堂,须知这是我等兄弟从军以来,最快活的时光啊!”
话题移到讲武堂三字,众人兴致顿时更高,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一人道:“前几次听了伍子胥投吴报仇,吴起练魏武卒,王翦六十万大军灭楚的故事,甚是过瘾,也不知今日教习会说哪位猛将的事迹!”
边上另一人接话道:“此前说的都是先秦名将,某倒希望教习能说说本朝的名将。”
又有一人“不怀好意”,捉狭道:“本朝名将?你指的是大魏朝,还是大汉朝啊?”
那人瞬间涨红了脸,喃喃道:“我等既然顺了大汉,那自然是指大汉的名将,再说了,我等本西军将士,大魏名将,又有哪个不认识?”
一阵哄笑中,一名长者起身道:“好了好了,大家伙儿下午得抓紧耕种,莫要漏了晚上的讲武堂,不然有得尔等后悔!”
草棚中的诸人显然已经休息得差不多了,在这名长者激励下,纷纷起身,抓起地上的农具,转眼四散离去。
徐庶听到这里,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这些人原本是魏国西军将士,看样子是在战败后投降了大汉,官府推出什么“均田之策”,以田亩笼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