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管理岗位,主对构成人员为财务、人事、行政、后勤等非经营性的一般管理人员。
第三个为研发序列,主要构成为人员为公司的研究开发人员。虽然萧太一记忆中有大把大把的汽车行业未来先进的技术,但他还未疯狂得到认为就凭自己一个人就能改变中国未来的汽车行业格局。这种事情只能存在于那种yy的小说中。一个世界能否改变,关键不在于某个人有多强,而在于他能否带能一批人跟他一起改变。世界是由人构成的,只有完成了对人的改变,才能完成对世界的改变。
第四个为生产序列,主要构成人员为车间工人、质检、仓储、采购等与物资配送、转换相关的人员。
第五个为销售序列,主要构成人员为公司的销售人员。
针对这五个职能序列,萧太一有着不同固定工资水平与绩效工资水平,不同职能序列的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的不同,其固定工资与绩效工资都会有不同,当前的萧太一还没有具体的确定方案,但有个整体的工资控制水平。
按萧太一的规划,这五个职能序列的人员是按摊到每支减震器的成本上去的,他初步规划为每支减震器的工资水平为1元。按月产十万支计算,每月的工资开支数为十万元,分摊到每个员工身上,这就是个小500元。这工资水平,在当时的中国,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10倍以上,就算是萧太一的老爸,身为大江摩托车厂的党委书记,现在的工资水平也不过这个数。
但这都得要钱,尤其是起步的时候。
现在的萧太一,不说一百万,就是一万元也拿不出来。就算萧父萧母,甚至是佳佳家、汪奶奶家全部一起凑,也不可能凑出这个钱来。况且萧太一压根就没想过要自己的亲人们为这事头痛。
当年的萧太一就因资金而头痛不已,不想如今重生,还得为这事头痛。
对这个问题,萧太一也没好的解决办法。初步计划从两个方面来解决。
一是银行贷款,借用大江摩托车厂的平台,与银行进行谈判,希望至少可从银行贷出个50来万。
二是争取厂子里给点预付款。从厂子里的反馈来看,对萧太一提供的新式减震器,是非常感兴趣的,他可以通过产品让利的形式,向厂里争取50来万的预付款,以解决厂子启动资金的问题。
说实话,这两个方法他都没太大的把握。
首先说银行贷款,如果贷款给大江摩托车厂,那当然没问题,但要让银行贷款给他这个小减震器厂,无论是租赁经营还是实行股份制,银行答应的可能性都不太大。这就看能不能跟厂子里谈一谈,厂子里给作个担保,可能还有些希望。
向厂子里争取预付款的事,这事的难度啊可能比贷款还难。现在厂里的资金非常紧张,其实一直都是靠贷款过日子。在这种情况下,厂里在不见产品的情况下,更不用说还有他那非常清廉的老爸在,那基本上是没戏的。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他拿出一项技术去卖,现在国内上至政府、下至企业对先进技术都有种近乎病态的痴狂。但这事也有风险,对引进老外的技术,国家与企业向来是舍得花钱的。但对国内,很多时候是讲究的一种奉献,说不定他拿出来后,就被奉献掉了。所以这种方法,萧太一也是不愿意轻易用的。
这真是个难解的结啊,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啊。
萧太一感叹道。
第二十章 燕京来人
就在萧太一为资金的事难过不已的时候,他所制造的汽车减震器通过空运,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燕京汽车总厂,并立马被替换上一辆正准备下线的国宾车。数据对比测试的结果让燕京汽车总厂那帮工程师们进乎疯狂。
这种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汪国兴的耳中。
在萧太一不知道的地方,另一场关于大江减震器的谈判已经开始,并很快结束。
当萧太一仍还在为资金而头痛不已的时候,他却不知道,这场他未知的谈判,带给他的既是让他心动不已的馅饼,同时也意味着抢夺猎物的狼来了。
一大早,大江摩托车厂的办公室主任余燕就接到直接下发的公函,说是机工部的一位领导要到江洲市大江摩托车厂来考察与调研,该领导今天早晨从首都燕京市直飞北江洲市,预计下午13点到达江洲机场,要求大江摩托车厂做好接待工作。
这份公文下得是无头无尾,既没说明是机工部的哪位领导,也未说明有几人。
余燕是一头雾水,接待方案根本就无从做起,不知道是什么领导、不知道有几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