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明月没有理会赵存粮眼中的诧异,问他:“你怎么会叫存粮这个名字呢?”
赵存粮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我出生那年正逢蝗灾,颗粒无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便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寓意一辈子有粮食吃,不挨饿。”
“那你做到不挨饿了吗?”庾明月又问。
赵存粮摇摇头:“饿是没饿死,但是从没吃饱过。”
庾明月问他这些,用意并不是闲聊这么简单。她初来到这个时空,对这里一切并不了解,她想通过赵存粮的生活了解一下这里。经过这一路走来她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并不富庶,有钱人家是有,但穷苦人家更多,真是应了那句古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你们哪一年出生的,多大年纪了。”明月问。她想通过他们的年纪,推算一下朝代。
“我是二八九年六月十五出生的,今年虚岁十一,阿牛是哪年出生的我不清楚,听奶奶说他去韦老板家时我五岁,他比我还要矮小,今年应该不足十岁。”赵存粮回答说。
二八九年?她记得历史书上对古代都采用公元纪年,那么赵存粮说的,就是公元二八九年。
她只在初中时读过历史,虽然她学习用功成绩优秀,毕竟过了好几年,也遗忘个差不多了,她绞尽脑汁,尽量搜索出来一点有用的信息,哪怕挖出个冰山一角。
明月的大脑飞速运转,拼命从她的历史知识中找出些蛛丝马迹。
脑子里终于灵光一闪,她想起了一串数字。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国时代,公元二二零至二八零年。
赵存粮生在二八九年,今年十一,那么今年应该是二九九年。
那么现在,应该是晋朝了。
“这是晋朝。”明月脱口而出。
赵存粮“扑哧”一下笑了,说:“亏你还是大户人家的,连这是哪个朝代都不知道。你比我大几岁,应该还记得打仗时候的事情吧。”
赵存粮口中的打仗,应该是三国之乱。
晋朝初年,大国刚立,百废待兴,百姓经历了战乱之苦,终于过上了暂时安宁的生活。
“你的家人呢?”明月扯开话题问。
赵存粮说:“还没等到我出生,我的阿爹就饿死了,我的娘亲也在生下我不久就死了,是我的奶奶把我拉扯大的。现在我就奶奶一个亲人。”
也是个苦命的人。明月心想。
这时阿牛也醒了,庾明月又和他攀谈起来。
“你叫阿牛,姓什么?”明月问。
阿牛摇摇头,说:“我就叫阿牛,没有姓氏。”
赵存粮补充说:“阿牛弟是个小叫花子,无父无母,有一日他乞讨到韦掌柜家门口,韦家老太爷见他老实就把他留下了。”
“韦家经常收留一些流浪的小孩当做家丁,对外看是善举,其实他们对这些流浪的人很苛刻,干重活不说,还不给吃饱,睡的是牛棚,他们这样做既不用花钱买家丁,还省了一笔工钱呢。”
“他们家不止阿牛,还有阿猫阿狗阿蛋,都是韦掌柜收留来的。他对这些人特别狠,阿牛弟就是因为饿的受不了,吃了厨房一个剩窝头,就被毒打了一顿绑到柳树下。韦掌柜就是我们口中的老板,渡口就是他家的。”
赵存粮滔滔不绝地说着,阿牛责是低头沉默不语。
“你们识字吗?”明月又问。
赵存粮自嘲地笑了笑说:“饭都没得吃,谁还识字,不过阿牛识得几个。”
阿牛这才点点头说:“韦老太爷活着的时候,我给他当过一段时间书童,识得几个字。”
明月仔细地观察他们两个,赵存粮性子活泼,虽然瘦弱,却很健壮。阿牛面色怏怏的,不过是一脸敦厚之相。当时她虽然顾着逃跑,也注意到了这个孩童,她见他孤零零地绑到树上,却没有一个人帮他,便断定这是个孤儿。救他也是她临时起意,她有自己的打算,银子是够用的了,可是她孤身带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没有个亲近的可以信赖的人是不行的。
“你呢?”他们俩几乎异口同声地问:“你又是从哪里来的?”
我?庾明月叹了一口气,前世的事她是不能说的,于是她把庾月娘这一辈子的悲惨遭遇很声情并茂地说了一遍,说的她自己都眼泪汪汪了,原以为两个少年会为她的苦命身世还感叹同情,可是他们竟然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
“原来你是个女的。”赵存粮后知后觉地说。
“还好你离开了他们,带着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