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轱辘“呼呼”地转,碾压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明月他们,也出发了。
行李不多,只带了些炊饮用具和御寒的被褥、衣服及干粮,只装了三大马车。明月抱着女儿,与浣溪、夕颜坐在一辆马车上,其余两个是货车,两个弟弟随高川驾驶一辆,令一辆车坐了两个粗使的下人,一个名叫汪桐,原先在重华宫负责厨房挑水、劈柴等粗活的,一个名叫刘二询,也曾在司马朗宫里当差,负责马厩里的粗活,后来司马朗亲自为她挑选府中下人,见他俩一个寡言憨厚,一个伶俐机灵,又无任何不良记录,就把他们派过来了。
这次南下,虽说府里的下人们都信誓旦旦表示追随明月,可明月心里清楚,她以后的生活是个未知数,短短几年内是不可能富裕风光的,就算她医术高超,有一身过硬的谋生本事,但钱财也要一点点积累,那些下人,要想和在平王府一样拿着丰厚的月钱和赏赐是不可能的。她把以后的生活详细的跟他们说了,能和她一起吃苦的,她必定会诚心相待,不想过颠沛流离生活的,她能理解,大可以大方提出来,她会在结算工钱外再加一笔安顿费。
有几个下人反复斟酌后,表示想留在长安谋生,明月守信,爽快地给了他们一笔银子,放他们出府。等她出发时,身边就剩下浣溪、夕颜两个丫鬟和高川、汪桐、刘二询三位男丁了。
两个丫鬟自不必说,都是一心一意向着她的。高川老成持重,汪桐年龄不大,也就十五六岁,他自小失去双亲,是个孤儿,被叔伯卖进宫做太监,司马朗见他可怜,并未让他净身,让他在重华宫做些粗活,他一直对司马朗心存感激,司马朗让他去明月这里做事,他本着报恩的心思,只要是平王让他做的事情,不管有多难他都要尽力去做,因此哪怕跟着明月主子吃糠咽菜,他也无怨无悔追随。他脾气内敛,一路上都是沉默寡言,相比较下刘二询则活泼机灵,时不时说些笑话逗大家开心,给沉闷的旅途增乐不少。
刘二询的来历明月不甚清楚,只知道他在长安也是个举目无亲的,不过他说他有个姑妈在南方,小时候逃难走散了,这次南下,说不定能遇到这个唯一的亲人呢,所以坚持要跟着明月同去。明月很欣赏他的乐观开朗,就留下了他。
他们马不停蹄赶路,走了两日,已经遥望不到长安了。这个时候,司马朗应该走的更远了吧。
路上遇到许多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人,这些人与他们都背道而驰,往长安那边而去。
“边疆多战事,这些都是难民,去往都城避难来了。”高川说。
刘二询嘟着嘴说:“他们在长安有亲戚投奔倒好,没有的,连城门都进不去,若不能自个谋生,还不是死路一条。”
一直默不作声的汪桐发话说:“长安毕竟富庶一些,就算他们没有亲戚帮衬,只要自己肯出力,也是饿不死的。”
对待难民问题上,汪桐的见解竟然比刘二询还乐观。
“那些带孩子的,就多少施舍给他们些干粮吧。”明月动了恻隐之心。
几个人边说边走,越往前难民越多,道路坑坑洼洼,他们的行程减慢不少。
“姐姐,您看那个人。”汪桐忽然指着路边一棵大树下说。
明月顺着汪桐的指向看过去,见一个男人一动不动躺在树下,衣不蔽体,浑身瘦的像把干柴。
刘二询皱眉说:“这只是个开始,越往前走死人就越多。这一路颠簸,缺衣少食的,死人能少吗,你快别看了,别耽搁主人赶路。”
明月让这些下人们叫自己姐姐,高川年龄比她大,就叫她主人,刘二询虽说比她小一两岁,但也跟着高川唤她主人。
刘二询催促汪桐接着赶路,汪桐却跳下马车,跑道那人面前,拿手探了探。
“姐姐,他还有鼻息。”
明月把凝苒交给浣溪,说:“我下去看看。”
见明月下了马车,刘二询也跳下来,赶在明月前面跑到那人面前,拍拍他,呼喊了两声。
“没有反应,”刘二询摇头说:“看来命不久矣,他也就二十多岁,死在壮年,真是可惜。”
明月翻开他的眼睛看了看,又观察了一下他的嘴唇、指甲、腹部,为他把了一阵脉。
“是疟疾。”明月说。
“啊!”刘二询一声惊呼,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两步。
汪桐却纹丝不动,他试了试那人的鼻息,问明月:“他还有救吗?”
明月在宫里做了一段时间的医女,她的医术,在皇宫内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