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北关,凭借着督戎的捷报连连。栾盈对他的部下说:“如果我有两个像督戎这样的将领,还怕攻不破固宫吗?”殖绰踩了郭最的脚,郭最用眼神回应他,两人都低着头不说话。只有栾乐和栾鲂,一心想建立战功,毫不畏惧飞来的箭石。而韩无忌和韩起,由于之前的战斗多次失败,不敢轻易出击,只是严密防守。到了第三天,栾盈接到了败军的消息,说:“督戎被杀,全军覆没。”他吓得手脚无措,才去请殖绰和郭最商议。殖绰和郭最嘲笑说:“督戎都失败了,更何况我们呢?”栾盈流下了眼泪。栾乐说:“我们的生死存亡,就决定在今晚。应当让将士们全都聚集在北门,等到三更之后,全部登上攻城车,放火烧关,也许可以攻进去。”栾盈采纳了他的建议。
晋侯听说督戎已经死了,很高兴,就设宴庆祝。韩无忌和韩起也来献酒祝寿,一直喝到深夜两点才散。他们回到北关,点完了检查,突然传来车声轰鸣,栾家的军队和马匹聚集在一起,高高举起轈车,与城墙齐高,发射出像蝗虫一样的火箭,点燃了关门,火势非常猛烈,城内的士兵没有抵挡住,栾乐领先,栾鲂跟随着,顺势占领了外关。韩无忌等人退守内关,派人飞马报告中军请求援助。范匄命令魏舒前往南关,指挥荀吴的一支军队,前往北关帮助韩无忌和韩起。于是,晋侯和范匄一起登上北望台,发现栾家的军队驻扎在外关,一片寂静,没有任何动静。范匄说:“这一定有计谋。”于是他下令内关要加强防守。一直守到黄昏,栾家的军队再次登上轈车,继续用火箭攻击城门。在城内,人们事先准备了牛皮制成的帐篷,把它浸泡在水中,然后展开遮盖在城门上,火焰无法进入。整个夜晚都很混乱,直到两边都暂时休息。范匄说:“敌人已经逼近,如果他们继续攻打,我们必须进行反攻,否则国家就危险了。”于是他命令自己的儿子范鞅,率领斐豹带领士兵,从南关转向北门,从城墙外面攻击。约定了时间,约会两位韩侯守卫关隘,荀吴率领牟刚带领一部分军队,从城内杀出城外。对敌人进行前后夹攻,让他们前后不能相互支援。派赵武、魏舒带领军队驻扎在关外,防止敌人向南逃跑。安排完毕后,护送晋侯登上观战台观看战斗。范鞅临行前,向匄请求说:“我年纪轻,声望低,希望您能借给我中军的旗帜和鼓。”匄答应了他。范鞅手持剑登上战车,树立起旗帜开始行进。刚出南关,他对部下说:“今天的战斗,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如果战败,我先自刎,绝不让你们单独去死!”大家听了都士气高涨。
荀吴接到范匄的命令,让士兵们吃饱穿好,等待时机。只见栾军的士兵纷纷扰扰地退出了外关,他心里明白晋军的援兵已经到了。随着一声鼓响,城门大开,牟刚在前,荀吴在后,士兵们一起杀出城门。栾盈担心晋军会内外夹攻,于是让栾鲂用铁叶车堵塞了外门的出口,并分兵把守。荀吴的军队无法出击。范鞅的军队到达了,栾乐看到了他们的大旗,惊喊道:“元帅亲自到来了吗?”派人去查看,回报说:“只是小将军范鞅。”栾乐说:“不用担心!”于是他拿着弓箭,站在车子里,对左右说:“带上绳索,射中的人就把他们捆绑起来。”然后他冲向晋军,左右开弓,发射的箭矢一个也不落空。栾乐的弟弟栾荣也在车上,对栾乐说:“箭射出去很可惜,多射些没有名字的人。”于是栾乐就不再射箭了。过了一会儿,他们看到一辆车从远处驶来,车上有一名将领,戴着韦弁,穿着练袍,样子十分古怪。栾荣指着说:“这个人叫斐豹,就是杀害我督将军的人,你可以射他。”栾乐说:“等到他靠近了一百步,你为我欢呼喝彩!”他还没说完,另一辆车从旁边经过,栾乐认出里面的人是小将军范鞅,心想:“如果射中了范鞅,就不如射中斐豹了吧?”于是他驾车追赶范鞅,想要射击他。栾乐的箭一向百发百中,偏偏这一箭打了个空。范鞅回头一看,发现是栾乐,大骂:“叛徒!你的头就要落在我的刀下,你还敢射我?”栾乐命令他的车子后退。栾乐并不是因为害怕范鞅,而是因为射不中他,想要驾车回去诱使范鞅追上来,以便看得更清楚,以便更好地瞄准他。谁知殖绰和郭最也在军队中,他们嫉妒栾乐的射箭技巧,担心他成功。一见栾乐退走,他们就大喊:“栾氏败了!”驾车的人听到喊声,又误以为别的分支部队已经败了,便抬头四周张望,结果导致缰绳紊乱,马匹受惊,失控奔跑。在路上,车轮误触到一个大槐树的根,导致马车翻覆,栾乐也被摔了出来。就在这时,斐豹恰好赶到,用长戟钩住他,砍断了他的手臂。栾乐是栾族最出色的战将,如今却死在了大槐树根旁,这难道不是天意吗?髯翁有一首诗说:“猿臂将军射不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