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这种心理现象,是朱瞻圭故意的。
大明未来对外战争不会少,以老爷子在家里坐不住的性格,以后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外面浪。
老爷子年龄毕竟不小了,这样的浪法,说不准哪天真的可能会在外面没了。
老爷子可是大明的天,一旦他走了,肯定会有一番混乱。
为了将来能够平安的过渡,朱瞻圭就故意给众人这种心理,让他们先适应适应。
一次两次紧张,三次4次就习惯了。
到时候他真有个什么想法,把众人聚集起来,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怀疑。
随着奉天门缓缓打开,在礼部御史的监督下,众人开始站班。
前年的时候,由于没有定下进去的次序,门一开,众人都往里面走。
结果有一个臣子倒霉,被人挤到了河里,如果不是几个锦衣卫下去把他捞上来,说不准都淹死里面了。
为了防止这种意外再发生,朱瞻圭便给老爷子提了一个站班的想法。
文官一列,武官一列,勋贵一列,藩王一列。
分别是文东武西,王左贵右。
前后的顺序由品级大小决定,谁要敢乱插队,就要挨板子,并且每天还派一名礼部和御史台的官员监督。
众人缓步步入奉天殿。
品级够的进入大殿内,不够品级的和那些世家人,则是在外面一直站好,等待着宣召。
站在外面的人心中都一阵郁闷,抬头看了看快要亮起的天空,都在发愁,待会儿该怎么躲避日头。
现在可是最热的时候,早上的温度都让人受不了,站在这无遮拦的地方,不热死人才怪呢。
“太子殿下万福金安,太孙殿下金安!”
官员们一进入大殿,就见龙椅下方一左一右两个椅子上已经坐了人。
正是太子朱胖胖,和太孙朱瞻圭。
有那细心的人发现,朱胖胖眉眼之间有些疲惫,眼圈还有些发黑,很显然没睡好。
不少人心中咯噔一下。
太子这个样子,难道表达了什么意思?难道老爷子真的没了?
小心翼翼的瞥了一眼对面的朱瞻圭,所有人心中更沉重了。
太孙朱瞻圭的表情虽然平静,但眉宇之间却有一丝掩盖不住的高兴。
同样在观察老大和大侄子表情的朱高煦,袖中的拳头捏紧,回头给了他身后的朱高燧一个你看的眼神。
朱高燧看了看老大和大侄子的样子,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给朱高煦回了一个待会儿联手的回应。
二人的神情,让朱高燧心中的信心动摇了。
老二不想像狗一样被圈禁一辈子,他也不想啊。
如果待会儿朱瞻圭不动手那就罢了,如果向他动手了,那他也只能奋起反抗了。
下面人在偷偷的打量着上面,朱瞻圭其实也在观察着下面众人的表情反应。
见到很多藩王神情紧张,二叔三叔眼神不断交流的样子,朱瞻圭对这个效果非常满意。
“都免礼吧!”
众人的行礼参拜,让还在想着事情的朱胖胖回过神来,抬手让众人起身。
他这一副精神疲惫的样子,其实并不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而是这几天一直在研究殖民计划,肉疼那些被分出去的钱而已。
作为一个扣扣索索过了大半辈子的太子,想着以后每年都要分出去几百乃至几千万两银子,他心疼的都睡不着觉。
其实不要说朱胖胖了,张氏听到这个事儿,已经肉疼的好几天没吃下饭了。
虽然现在东宫富裕了,可过惯了苦日子的两口子,还真适应不了这种往外撒钱的举动。
后来在朱瞻圭的劝说下,两人才算理解了这个计划的含义。
作为未来皇帝的朱胖胖,明白这个计划对大明未来的影响。
其实从内心而讲,对于这种劫掠他人,富足自己的计划,朱胖胖还是有点难以接受的。
朱胖胖乃是一名仁义之君,这种土匪强盗的行径,他是真的干不出来。
可想着嗷嗷待哺的大明百姓,以及儿子推测如果不这样做,未来大明将会面临的情况,朱胖胖也只能选择违背自己的良心,用他国之资,补足大明百姓了。
还是那句话。
他是大明的太子,不是天下的太子。
身为大明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他的首要职责就是先管好大明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