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管,任太上皇和高公公杀个两败俱伤,殿下再坐收渔利。可殿下却急着要收兵平叛,若不是殿下当真想反了朝廷,那便是长安城里还有殿下牵挂的人,殿下想——去救她。”
段云琅沉默了。半晌,他抬头看着月亮,月光将他的脸庞幻作一片苍白,星星坠在那双清冽的眼瞳。
他的心事,连颜粲都看不出来的心事,却被一个陌生人识破了。
有一些尴尬,有一些轻松,可前路遥遥,他依旧感到孤立无援的迷惘。
阿染……阿染弑君了。
他还有什么法子呢?
昏睡着的时候,曾想索性就这样一直一直地睡下去,再不需担负任何的责任,也不必理睬一切爱恨情仇;可一朝苏醒,他就恨不得马上飞回长安,飞回她的身边,然后与她一同面对风雨侵袭。
哪怕是弑君……他才是主谋,不是么?她做这一切,不都是为了他么?
他忽然拿过邓质手中的酒杯,一口喝干了,却又呛得脸颊泛起了红晕。邓质笑道:“殿下何必着急?殿下明明知道龙靖博只是瓮中之鳖,这一口酒,殿下何必着急?”
段云琅的五指攥紧了酒杯,声音泛着酒后的沙哑,眼中水雾蒸腾,虚实莫辨:“你说得对,我……”他苦涩地笑了一下,“有一个人,困在长安城里……她为了我,她……”他闭上眼睛,末了,只得一句自暴自弃的呓语,“我好想她……”
我好想她。
朝朝暮暮,千里万里。
可是,聪明的人,你告诉我,我该如何回到她身边?
只怕人间无路,是相思。
☆、第165章
第165章——收拾山河
(一)
战局是在蒋彪发兵时立刻扭转的。其时因漕运断绝,长安城里都吃不上南方的鲜果,淮阳王妃还很是发了一通火。俄而听闻中原诸路竟然答应了发兵平叛,淮阳王妃的表情就成了不上不下不阴不晴的样子。
偏偏她回到十六宅,却见自家丈夫十分高兴地迎上前来,开口便道:“画儿,龙靖博这回可要完了!”
殷画狠狠地削他一眼,冷冷地道:“你想没想过蒋彪凭什么发兵?”
段云瑾一愣,“什么?他发兵是应该的,他本就是朝廷指下的藩镇——”
“陈留王醒了!”殷画毫不客气地截断了他的话,“没有陈留王的授意,蒋彪他们怎么可能动弹?等他们会师潼关,你看他们兵锋往哪儿指!”
“会师潼关?”段云瑾喃喃,“你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陈留王这是在为他自己募兵!”殷画气极反笑,“中原诸路兵马悉听陈留王指挥,好大的派头!待平定了龙靖博,怕就要挥师西向,带兵逼宫了吧?”
段云瑾被她的话吓了一跳,仔细一想,冷汗涔涔而下,“不可能吧……且不说中原诸路越境发兵本就不合规矩,陈留王顶多是个监军的身份,也不可能……”
殷画斜着眼睛看他半晌,忽而叹出一口气。
“怎么说呢,平叛是一定要平的,不然哪里还有个江山的样子?”她笑了笑,目光冷酷,“只是陈留王这把刀子未免太过锋锐了些,回头就能割伤了我们的手,不将他折断,我们就过不安稳。”
段云瑾静了很久。
他觉得面前的这个殷画很陌生,可又怀疑她其实一直都是如此残忍无情,只是自己总还在蒙骗自己而已。他有时候会想起他们过去的时光,他曾经以为那些时光与权力无关,可现在看来,那原来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错觉。
“你还在犹豫?”殷画盯着他,鄙夷地嗤笑道,“也罢,本来也不用你下手。太上皇从来都不喜欢陈留王,我们只要再加一把火就可以了。”
***
“义父,义父!”刘垂文气喘吁吁地跑来,手中举着一只长长的木匣子,“战报,潼关战报!”
枢密院的宦官们一时都凑上脑袋来,瞧着刘垂文将那匣子揭开,小心翼翼地将战报取将出来,摊开在桌上。大家扫了几眼,便即大呼小叫起来:“又胜了!五殿下又胜了!”“这邓质临危不乱,是个将才!”“多亏了五殿下当机立断,引得藩镇互斗,朝廷才好坐收渔利啊!”……
以蒋彪为首的中原诸路藩镇突然发兵勤王,加上朝廷派遣的数万精兵,潼关战局即刻扭转。潼关防御使邓质本就比钱守静老谋深算得多,陈留王又已苏醒,各项调度有条不紊,四月初,取得了四方山大捷,几乎全歼叛军主力,逼得龙靖博往北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