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自己单独出动,分遣进行分头的突击。
这是1937年8月1日,《赵尚志张寿海Ц�晃亩�男拧分械奈淖帧�
许多老人说,建立统一的抗联总司令部,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明摆着的。敌人是统一的,它可以统一调动、指挥各地日伪军,我们就不行,基本都是各打各的。比如说敌人在南满“讨伐”了,北满、吉东、东满不可能派兵驰援,抗联没有这一说。别说这种大的游击区,就是一个军散在各地,战斗中也难得增援,除非正好走到那儿赶上了。但是,如果这时各军可以统一行动,在各地拔据点、打部落、毁铁路、炸桥梁,闹它个沸反盈天,不能调动南满的敌人,也让它“劁猪割耳朵——两头难受”,这不就是呼应、配合了吗?再比如下江各军征收给养、捐税,如果有个统一的领导机关,能弄出那么多纠纷、冲突吗?
成立个统一的东北抗联总司令部,谁当这个总司令?
1934年1月23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杨靖宇当选为苏维埃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末,中共中央做出召开七大决议,政治局决定成立一个“准备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委员会”,共25人组成,排在第24位的是杨靖宇。这在东北党和抗联中是绝无仅有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和满洲省委,对杨靖宇的印象也非常好。1936年3月8日,《中共吉东特委一年来的工作报告》中,也说“东北总司令部按活动历史及军队实力可以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周保中,吴义成为副司令,或按实际情况重新决定之”。从这些情况看,杨靖宇无疑是东北抗联总司令的最佳人选,可他远在南满,这总司令怎么“总”啊?
1937年(无月日),《中共勃利县委鲍林给北满省委书记老冯的信》中,引用“诵”、即吉东省委常委于化南的话说:“尚志同志是一个有威信和三军所在地是比较中心的地带。因此经过我们的组织来宣布尚志同志为东北联总司令,并且要在各方面来拥护联总司令。”这只是一方面的意见。赵尚志从来就是个争议人物,特别是在珠汤联席会议之后。始终如一没有异议的,倒是日本关东军:“第三军在军长赵尚志之独裁路线下,与第六军紧密配合,统治北满汤原、依兰地区,在抗联各军中开展了最为辉煌之活动。”
“南杨北赵”都不行,还有吉东周。以周保中的水平、能力,还有吉东得天独厚的适中的地理位置,应该没问题了吧?还是不行。1937年(无月日),《论东北抗日联军游击运动之发展与中国共产党在东北之工作》,一篇显然出自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秘密报告”,说周保中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参加过托派,开始没有承认,后来走时才承认。”“根据地方党组织和队伍上考察,在六年工作中,未发现他有托派活动的事实。虽然如此,并不能令人放心,要派很强的对党绝对忠实的同志去队伍上去,在政治上领导和监督之”。
那还有谁呢?
1937年1月,被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派回国内做统战工作的李延禄,在上海公开发表《东北抗日联军代表拥护李杜将军北上抗日》的声明,拥戴李杜出任东北抗联总司令。此后上海的东北义勇军联合办事处,一度改称东北抗日联军总部。
这当然是方方面面都可以接受的一种选择。问题在于五十七岁的李杜,能到东北来当这个总司令吗?不能来,在东北选一位主持工作的副总司令,是不是还得从上述三个人中产生?如果选几位副总司令,是不是就跟没这码事一码事了?
1936年3月7日,《中共满洲省委给汤原县委和游击队及尚志、延禄同志的信》中说:
我们当时就不同意由你们几部分军队立即成立抗联军总司令部,更不同意以你们各军的代表及军事领袖即组织全东北的政权。可是不知你们没有看见我们的信,还是在我们信去时,你们已经将总司(令)部与政府成立了?
总司令部,应该是以我六个军及游击队来为骨干的,团结与号召全东北一切反日武装——不分党派、不分信仰、不记旧仇宿怨、不论组织形式——只要反日的都联合在这一总司令部下,统一行动对日作战。因此,首先我各军应有充分的准备工作,即在各军活动范围内立即实行联合一切反日部队,筹备全东北的反日军代表大会以建立抗联总司令部,这样团结多数真正反日部队的总司令部,才能起得全东北反日战争军事上政治上总的领导作用。
但是现在你们已经这样弄起来了!我们的三、四、六、汤各军均已知道了!下江的群众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