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两陈对决
福成江。
是安南南部的一条河。
安南大部分都是红河流域,但是到了清化府附近就不是这样的。
清化府在安南最南边。再往南不远,就是占城了。
这里从水系上已经不属于红河流域了。而是发源西侧的长山山脉的河流,径直入海。如福建地区一样,有好几条不长的河流,直接入海。所以相隔不远,就有一条河。
而福成江就是这样一条河。
在清化府北部。
陈国峻收复清化之后,以快打快,所过之处纷纷易帜。直到这里。陈庆余带兵将陈国峻拦在这里了。
双方交战数个回合。难分胜负。
陈国峻谋略出众,更得军心民心。得军中上下之爱戴。后世评价陈国峻乃安南千年一出的将才。或许有些过誉。但陈国峻的军事才华毋庸置疑。他之前与其说败给了元军,还不如说败给军事变革。
而这一场军事变革,是由虞醒所带来的。
而陈庆余军事才华上,只能说及格。他带的安南降军,与当初的安南军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大大不如。
当初安南军,好歹有保家卫国之心,誓死不渝之志。
陈庆余麾下,哪里有这样的人。
故而,即便陈庆余兵力是陈国峻数倍之多,双方也只能相持。陈庆余也无力过江击败陈国峻。
而此刻北方三间房大捷的消息传来。
陈国峻与陈庆余前后脚得到消息。
陈国峻心中震动非常。
对于鞑子骑兵突袭,有多厉害,没有人比陈国峻更明白了。正因为明白,陈国峻才如饥似渴的阅读,这一战的所有细节,从而判断汉军的战斗了。
好久,陈国峻叹息一声,说道:“有此军,二十万足以纵横天下。”
“而今之事,不知道是安南陈氏之幸,还是不幸。”
别人仅仅能看到这一战的胜负,只有陈国峻能看出来,汉军新战术体系,会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就好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偏远之赵,一跃成为战国七雄最难打的之一,仅次于秦国。
甚至让战国后期,就是秦赵之战,决定天下归属。
或许云南底蕴不足,不足以覆灭元朝。但是今后云南面对鞑子一定会进入扩张期,这个扩张期有多久,云南能打到什么地方?
就要看局面了。
在元朝有一场逆转局势的胜仗之前,是不会结束的。
这就不是陈国峻现在所能看到的。毕竟这里的因素太多了。
但是他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身怀利器,杀心自起。
云南既然有如此战法,一定会试兵天下的。否则云南汉军辛辛苦苦训练。做什么啊?
如果那个时候,鞑子并没有入侵安南。汉军要进攻的地方是什么地方?
一定是安南。
因为陈国峻主政云南,他也会这么做。毕竟云南与鞑子之间,隔着崇山峻岭。战法新成,定然有很多问题。先找一个地方试验一下。再面对强敌,也就是说,即便没有鞑子入侵。也很有可能面对云南的入侵。
那时候,安南陈氏的下场,只会更惨。
陈国峻一想起,谢枋得对云南的清洗,就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虽然这一场大难中,两皇蒙难。安南陈氏子弟死伤无数,更是内部分裂。但是安南陈氏总算是活下来了。在云南体系内有一席之地了。安氏陈氏的祖宗血食保存下来了。
毕竟三间房之战,鞑子被驱逐出安南,已经成为定局了。
此刻陈国峻内心之中,有几分释然。
他对安南亡国的结局。一直是心怀愧疚的。
此刻发现,在两强相争之下,安南亡国似乎是一种必然。
他无法改变的必然。
他心中反而好受一些。
他的思绪不会仅仅停留之前,立即回到了眼前的局势。
“既然,鞑子离开安南已经成为定局。大战已经到了收尾阶段,就到了抢功的时候了。安南陈氏在汉王麾下到底是一个什么地位,就要在今后一两个月内奠定。”
陈国峻眼神坚定下定了决心。
随即,召集诸将,宣告喜讯。然后身先士卒,夜里冒着北岸的弓矢,强渡福成江,直扑陈庆余大营之中。
简直是孤注一掷,用尽了陈国峻自己手中所有筹码。